NO.4 要著力調整優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促進城市分工協作,提高城市群一體化水平,提高其綜合承載能力和內涵發展水平。
解讀專家:
李兵弟:住建部村鎮建設司原司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首先,要確立正確的發展指導思想——協同發展。針對京津冀的發展,我認為,我們已經走了30多年要素向大城市集聚的發展之路,現在可以說大城市發展相當有規模了,各類發展要素和城市功能都在狹小的都市空間高度集聚。我們在享受著要素高度集聚的效益的同時,也在承受著日趨嚴重的都市病,問題嚴重的是——這一趨勢還在繼續著。要素集聚是國際城市化發展的一般規律,我們在遵循這一規律的同時,也要盡可能地避免都市病的嚴重沖擊。在未來的都市空間發展引導上,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和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三大都市群,不能繼續強調要素過快地繼續向大城市集聚,而應當強調發展要素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均衡配置,強調城市功能要素的高端提升。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又是特大型復合功能型城市,其未來發展目的非常明確。其一,充分發揮大國首都的作用,有重點地參與國際性、全球性的城市競爭;其二,增加國際城市的多元承載力和社會包容性,既發揮中國東方古都的獨特魅力,又爭取更多的國際型功能組織的作用;其三,發揮地域性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不與周邊地區爭資源、爭要素、爭職能,以核心競爭力和文化影響力帶動周邊城市協同發展。
其次,要有科學的功能組織,即功能高端。特大型城市或者叫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必須走高端發展路線,競爭的對象不是周邊地區,發展的重點應當在創新性的、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和高端服務業。功能高端就是必須要注意把政治、文化、科技等城市功能保留好,維護好,從一般性的制造業、物流業中退出來,同時發揮核心城市的科技教育文化醫療的資源優勢,敢于將優質資源向周邊地區外溢,不斷創新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多元高端業態,這樣才有可能發揮引領作用,協同并帶領周圍各類城市有特色的發展。
第三,要有科學合理的空間布局。如大中小各具特色的城鎮、多種類型交通工具的組織、網絡化的基礎設施、區域性的服務型功能支撐能力的建設等,這包括區域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共建、共享、共用?,F在行政主導的各類園區設置過多,不一定非得劃地域辦產業園區,可以探索依托鄉鎮、政府指導、企業投資、農民入股的聯辦、共辦產業園區聯合體。建議在特大城市周邊的一些城鎮設立特殊的產業政策區,優先準予或者吸納臨近地區的城鎮參與、大型企業參與,將周圍的特色功能組織起來,形成共同發展合力。
第四,要有良好的生態布局。包括生態環境的統一規劃,生態修復項目的統一布局、審批、實施,生態綠地空間的統一組織,也包括綠色發展、環保標準的統一。如果說在一個空間密集的地區內環保標準都不同,就很難形成協調統一的發展。
第五,有效的城市管理。包括不斷探索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中的城鎮社會治理結構改革,讓我們的城市安全、發展穩定,讓我們的社會、老百姓安寧,讓我們的發展建設綠色、低碳、循環,讓我們的城市管理公平、效率。
第六,要有繁榮的鄉鎮。日益復雜龐大的特大型城市是很難獨善其身的、自我滿足的發展,必須要有周邊地區小城鎮和鄉村的拱衛與功能扶持。建議從國家政策層面給小城鎮一定的重點發展期,通過明確大城市疏散功能與小城鎮產業引入機制相結合,打造富足小城、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讓縣城發展、讓縣域經濟發展、讓農民富足、讓農村平和,讓我們的特大城市率先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