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日前,有外媒報道稱,巴黎市政府準備在兩到五年內在塞納河上造兩座可以住人的“樓橋”。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秦佑國表示,樓橋不是新事物,這種二十一世紀的創新其實恰恰體現了古之遺風。“這種橋梁世界多國都有,但沒有新的,都是歷經滄桑的古老建筑。”
在英國皇家美術院1997年編輯的題為《棲居式橋梁: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建筑學書籍中,作者寫道,“英國最新的一座這種類型的橋梁是普爾特尼大橋,時間是1773年。”在歐洲,這種類型的橋還包括舊倫敦大橋、佛羅倫薩老橋、威尼斯里亞爾托橋和巴黎圣母院橋。早在中世紀,巴黎就出現了設有民居和商鋪的橋梁,也出現過在架設的幾層高的地板上的房子。這不是個新點子。巴黎人似乎想重新撿拾起人類古老的智慧。此外,這種橋梁在中國也非常多。比如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就被稱為“樓橋之鄉”。
秦佑國指出,在塞納河上建設可以居住的橋梁更多是一種設計上的創意,橋梁的主要作用還是實現交通功能,“畢竟總面積有限,不能在整個水面鋪設。”他認為,塞納河上的橋梁也不會建鋼筋水泥的高樓,因為要考慮到與老城的韻味一致。
延伸閱讀:外媒報道
《巴黎人報》報道稱,兩到五年內,塞納河上將再造兩座可以住人的“樓橋”。一座橋將在東部連接12區和13區,另一座在西部連接15區和16區。
目前,塞納河上已經有37座橋梁。兩座橋將不僅僅用來通行,還要承擔起為巴黎緩解居住之困的重任,最終能夠創造相當于10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巴黎人用來居住、辦公和經商。
巴黎市府對此有若干硬性指標和規定,譬如哪塊地用于第三產業,哪塊用于民居,哪里的民居必須包含30%的福利房,哪里必須包含15%,或哪里必須有一個托兒所或一家旅館等。這兩座樓橋建成后,市府還打算在環城公路上架起第三座樓橋,主要功能是寫字樓。
巴黎市府計劃9月初開始招標。市府將組建一個國際評審團,主席由巴黎市長擔任,成員包括建筑師、大學教授和地方左右兩派的民意代表。
建橋的構想來自負責城建事務的市長助理米西卡。米西卡表示,“樓橋”只是“冰山一角”,是一項更為宏大城建計劃的一部分。
巴黎市長伊達爾戈及其助手所說的更宏偉的計劃指的是日前新簽署的《人人有住房協約》。
《歐洲時報》報道稱,6月23日,巴黎市政府和200名公營和私營參與者在市政廳簽署了一項《人人有住房協約》,要求每年在巴黎創建一萬套住房。
伊達爾戈將住房作為他任期內首要解決的問題。而每年一萬套住房計劃更是他競選時的承諾。
這一次,巴黎市府面向全球招攬能為巴黎再添些浪漫的賢人能士。市府將要求概述如下:既不要倫敦或阿布扎比那樣無比龐大的摩天樓,也不要索然無味的設計。它們必須獨具一格,能夠給城市帶來嶄新的面貌,給人們提供一種居住、工作或經商的新方式。它們將成為巴黎的標志性建筑,成為設計天才們的展示櫥窗。
選擇中標者的標準將不僅僅是地皮價,還有城建創新力,設計要求極具創新力。據報道,一些設計已經在準備中。9月招標過后,評審團將于明年4月宣布中標者。
此外,巴黎市府表示,公司不分公營還是私營,可以是房地產開發商或其他企業,也可以是福利房管理機構、大學、科研中心,他們還可以跟建筑師、城建師、市區農業專家、電子商務企業、數碼企業及人文科學的其他專家攜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