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寧法師,字戒凈,禮從上圣下輝大和尚學佛,在廈門南普陀寺剃度出家,于上學下誠大和尚處受比丘大戒。現任廈門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香港普緣蓮社主持,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兼職教授。
感悟過哼哈二將,迎面而來的,便是一尊我們最為熟悉的形象——彌勒菩薩。在中國,人們常將其稱為彌勒佛,或更親切地稱為“大肚彌勒佛”。彌勒菩薩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的一尊佛,常懷慈悲之心。 《 阿彌陀經疏》中解釋說:“或言彌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勝,名無能勝。”
彌勒,原為梵文的音譯,是“慈氏”的意思。據《佛經》記載,彌勒菩薩名為阿逸多,出生于古印度波羅奈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與釋迦牟尼佛生活在同一時代。后來他隨釋迦牟尼出家,成為佛弟子。按照佛教的說法,彌勒菩薩為未來之佛,是釋迦牟尼的繼承者。
按照佛教中的描述,彌勒菩薩應為身著菩薩裝、頭戴天冠的形象。但在眾多佛殿中,我們常見的卻是袒露肚皮、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這位大肚彌勒,來源于何處呢?佛殿中的大肚彌勒,源自中國獨特的佛教文化。五代時,明州( 寧波) 奉化( 一說為長汀) 出現一位身體寬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的和尚。他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遇到孩子或窮苦之人,便從布袋中拿出玩具或米糧用具送與他們,似乎布袋里能容萬物,變化無窮。假如有人向他請教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對方還不懂他的意思,繼續再問時,他便立刻提起布袋,頭也不回地離去。此時,如果那人還是不能理會他的意思,他就會捧腹大笑。正因如此,世人稱他為“布袋和尚”。
后梁貞明二年(916 年),布袋和尚圓寂于奉化岳林寺東廡下石凳上。留有辭世偈: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總不識。”北宋元符元年(1098 年),哲宗皇帝賜號布袋和尚為“定應大師”。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 岳林寺住持募建樓閣時,將彌勒菩薩像塑于寺內,宋徽宗賜閣名為“崇寧”,從此寺院中才開始供奉以布袋和尚為原型的彌勒菩薩。之后,布袋和尚深受明代朱元璋推崇,貌似布袋和尚的彌勒菩薩更加深入人心,成為肚皮袒露,開口大笑的“笑佛”。關于這位笑口常開的彌勒菩薩,北京潭柘寺的彌勒佛兩邊有一副寓意深遠的楹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四川峨嵋山靈巖寺彌勒佛殿兩側也有一副令人回味無窮的對聯:“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中國獨特的大肚彌勒菩薩代表寬容、快樂,以及已經被我們遺忘了的人生智慧,等待我們去思考、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