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7-09 13:50:2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胡穎廉
現代公共政策與傳統行政命令的區別,就是重大政策出臺必須建立在科學精細的模擬之上,使政策的社會總收益大于總成本。北京市就公交地鐵票制票價調整向社會征求意見,通過決策公開保證了公共事務管理科學精細,外界普遍給予好評,符合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方向
近日,北京市就公交地鐵票制票價調整向社會征求意見,表示將根據社會建議,統籌考慮首都城市性質、人口資源環境及特大型城市交通發展規律等因素,研究提出公共交通票價調整方案,并適時提交價格聽證。幾天來,市民通過各種渠道發表數千條意見,有關部門也公布了一些代表性意見。截至目前,這次價格調整引起各方關注,外界普遍給予好評。這并非偶然,而是因為其公開決策過程符合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方向。
首先,此次調整搭建了利益相關方協商治理平臺。經濟社會轉型過程中,各類群體的利益已不再是鐵板一塊,利益訴求有時呈原子化分布。如何協調好利益差異乃至沖突,是現代政府治理的重要任務。具體到此次北京公交價格調整,爭議焦點之一在于補貼成本由北京戶籍市民負擔,但收益由所有在京停留的瞬間人口共享,從而造成權利義務不公平負擔,也導致北京市財政的補貼壓力。另一焦點是,究竟該補貼供方如公交集團、地鐵公司,還是補貼乘客需方,哪種效率更高。在復雜問題面前,負責任的政府不會輕下決斷,而應搭建理性協商對話平臺。通過不斷開展公共對話,使矛盾諸方能了解彼此立場,把私利提升為公益。
我們看到,短短數天時間,有關意見已分化成“維持現狀”、“有限漲價”、“大幅漲價”和“繼續降價”四類,可見訴求之多元。有爭論并不是壞事,促成對話本身也不是最終目的。理想狀態是讓利益相關方都能充分展現觀點,使政策難點愈辯愈明。通過協商引導各方都來關注和分擔城市治理責任,既不讓政府一家包打天下,也不讓單一群體受損,這是協商治理的題中之意。
其次,引導公眾參與有助實現社會風險關口前移。任何社會風險的產生和發展都是漸進的。政府應盡早監測和評估潛在風險,防止社會矛盾演變為社會沖突。不論是環境污染還是食品安全,或是交通、物價,都與普通民眾利益息息相關,一旦處理不好可能引發社會沖突。
普通民眾對公共交通價格調整極為敏感。不論是征求民意還是價格聽證,其重要作用是進行社會風險評估,通過關口前移來實現精準監測和精確分析,了解不同群體對價格改革的意見分布、具體訴求和承受能力,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預防風險。同樣重要的是,政府征求民意有助形成支持價格調整的政策聯盟和輿論氛圍,在必要情勢下可爭取民眾支持來提升決策科學性和民主性,而不是陷入無休止的討論紛爭。
再次,決策公開才能保證公共事務管理科學精細。現代公共政策與傳統行政命令的區別,就是重大政策出臺必須建立在科學精細的模擬之上,使政策的社會總收益大于總成本。過去,各國公共服務提供中常犯的錯誤是“一刀切”,用行政手段壓低服務價格,甚至是向全體國民免費提供,容易帶來過度使用的“道德風險”,造成公共資源浪費。這方面,一些北歐國家的高福利高稅負導致養懶人,“全民免費醫療”和“全民免費養老”使得公共資源不堪重負都是現實教訓。而建立在廣泛調研之上的公共事務科學化和精細化管理,則能夠使收益大于成本。本次征求意見中,不少市民除對是否調價發表看法外,還提出了一些有見地的方案。如究竟采取單一票價還是累進票價;如何巧妙地設計補貼制度;怎樣優化進站安檢等配套服務設施等。凡此種種,都是精細化管理的具體內容,也是征求民意的重要成果。
當然,從政府治理現代化角度來說,應當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比如,委托專業第三方機構對不同方案進行分析,得出不同政策選項利弊,便于民眾更好開展比較討論。或者,用一定規則鼓勵持不同觀點的群體推選或產生意見領袖,既能充分表達訴求,又可避免話語失真。此外,更多聽取外來進京務工人員、郊區居民等群體意見,價格調整對其影響最直接敏感,決策者往往又很難聽到他們的聲音,需要有傾向性的制度安排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