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廣州、深圳、廈門被確定為全國8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14年過去了,似乎效果并不明顯。(6月11日《人民日報》)
多年試點卻收效甚微,確實令人遺憾。但是垃圾分類又確實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需要堅持卻也急不得,從國外的成功案例來看,都無不經(jīng)歷了數(shù)十年的過程。如果僅限于試點和運動式的“治理”,無疑很難走遠。
較之發(fā)達國家,中國在垃圾分類上的復雜性或說難度是顯而易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地域失衡,觀念上的長期滯后,都會對垃圾分類的實施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正如論者早已指出的,垃圾分類重在培養(yǎng)國民的生活習慣,當垃圾分類成為一種生活自覺,就不再是難事。但,國民習慣之養(yǎng)成,觀念的改造,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會自動生效。如是僵局與復雜性之下,政府從引導和投入上,以實際行動促進國民觀念與行動的變革,就變得不可或缺。這應該是實施垃圾分類早已被證明了的常識與前提。
說到政府的引導行動,又不得不面臨的困境是,至少從目前來看,盡管環(huán)境危機早已顯現(xiàn),但客觀而言,即便成功實施垃圾分類,官員所能享受的政績激勵依然是不明顯的,且垃圾分類又必然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因此,如何調(diào)動官員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目前仍是實施垃圾分類需要解決的一個最大問題。
在某種程度上,盡管試點早已有之,但垃圾任意回收所帶給環(huán)境的潛在影響,還并沒有得到足夠的正視,更遑論納入環(huán)境治理的框架之中去。此種治理上的“孤立”狀態(tài),也是十多年來垃圾分類止步不前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提升垃圾分類在環(huán)境治理課題上的重要性,將之納入環(huán)境治理的地方績效中去,不啻為一種有效路徑。這無論對于提高地方政府對垃圾分類的重視,抑或提升直接投入與參與度,都將起到可以期待的刺激作用。前車之鑒在于,成功實施垃圾分類的國家,如日本、德國等,其一個重要動力即是源自環(huán)境危機。
政府部門的引導作用如何發(fā)力?從國外的經(jīng)驗來看,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直接投入。包括宣傳垃圾分類的作用、方法等,如在日本就有“怎樣扔垃圾是一門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會聽老師講的事情”的說法。此外,還包括硬件設施的投入,如垃圾分類袋、分類垃圾桶、回收站等。最為主要的是,政府部門還是要善于通過財政、稅收等手段,建立市場化的運作機制,使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垃圾分類回收中來,并促進其專業(yè)化發(fā)展。尤其要注意的是,至少在前期階段,盡量減少垃圾分類的個體成本,將更易推進國民對于分類回收的接納與參與度。
其次是立法。事實上,這方面已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議。包括制定嚴格的企業(yè)包裝物生產(chǎn)標準,明確企業(yè)在垃圾分類回收中的責任,促進生產(chǎn)工藝的提升等。總之,立法上的完備,要體現(xiàn)出激勵和懲戒相平衡的原則,明確職能部門,企業(yè),個人在分類過程中的義務與責任,做到權責對等。
毋庸諱言,垃圾分類不單單是一個投入的問題,其中觀念、風氣乃至生活方式的改變都不是短時間就能見效。越是如此復雜,政府部門明確自身的責任與規(guī)劃,做到有的放矢與從長計議就越顯必要。功利化的短視行為,只能制造矛盾,且不利于行動的真正深入。當民眾從政府的行動中感受到誠意與決心,公民意識的跟進自然不是難事。當公民與政府之間形成良性互動,互相推動,垃圾分類也就自然會成為一種樂于接受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