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發展的城鎮化,不僅要讓當下的人們記得住鄉愁,還要為后城鎮化時期的發展預留空間
甘肅啟動新型城鎮化試點、貴州加快城鎮化推進步伐、江西謀劃贛版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近兩年,不時傳來的這些消息,傳遞出各地積極推動城鎮化發展的極大熱情。不過,有一個值得追問的問題是:各地在加快推進城鎮化發展的同時,是否為后人留下了“回家的路”?
城鎮化發展是一個歷史過程。產業發展拉動人口趨于集中,形成土地在內各種資源的高效利用,這是城鎮化發展的內在動因。良性發展的城鎮化,應該是一種可以雙向變化的人口流動,而非不可逆轉的單向進程。也就是說,既要允許人們向城市集中,也要允許人們向鄉村流動。
從人口的區域分布和城鄉關系來看,人類歷史可以分為前城鎮化時期、城鎮化時期和后城鎮化時期。在前城鎮化時期,人類基本在森林、草地和農地上生存和發展,分工不細,城鎮尚未形成。在城鎮化時期,分工日益深化,城鎮逐步形成,越來越多的人口從農村遷往城鎮。在后城鎮化時期,人類分工十分發達,人口由農村遷往城鎮基本停滯,甚至出現“逆城鎮化”現象。
所謂“逆城鎮化”,就是人口從此前的由農村向城鎮集中,變為由城鎮向城郊以及農村轉移。這種現象,已經在一些發達國家開始顯現。在那些國家,城鎮化率并不是直線上升逼向100%,一些產業和相關人口,已經開始從城市向城市郊區甚至小城鎮轉移。
在城鎮化初期,貧窮落后以及對更高品質生活的向往,促使人們向城鎮集中。政府也樂于推動這一進程。不過,當城鎮化達到一定階段以后,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跟上,與城鎮的差距更加縮小,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健全。城市的緊張局促將會成為人們逃離鋼筋水泥城市圍墻的動因,使回歸鄉村成為新的追求、新的時尚。
按照這種趨勢來判斷,后城鎮化時代的到來盡管確切時間不可預測,但其趨勢不可避免。現在的城鎮化發展必須為后城鎮化時代的“逆城鎮化”留下空間,為我們的后代子孫留下“回家的路”。
事實上,城鎮化正在全國不少地方加速推進,形成新的熱潮。盡管去年召開了首屆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了“新型城鎮化”的概念,要求各地堅持以人為本,使城鎮化發展與產業發展協同推進。應該說,這為遏制一些地方城鎮化片面發展、畸形發展踩了剎車,并為城鎮化健康發展提供了科學遵循。
但是,如何才算“新型城鎮化”,各地難免有不同理解。而且從思想認識的層面來看,“新型城鎮化”是著眼于當今的城鎮化時代提出來的,至于后城鎮化時代的需要,仍顯得關注不夠。
將來,人們所要求的“回家的路”,或許會因人而異,現在仍無法完備地描繪。但至少,鄉村要有讓人可以回歸的條件。這條件不僅包含可以回歸的空間,以及供人們在鄉村生存的資源,而且要有允許人們回歸的合適的制度安排。制度當然可以屆時再說,但空間、資源卻不能到時再來謀劃。不要讓這些年來我們所痛失的東西,在將來變得更加稀缺,使得人們盼望回歸時卻無路可退。
城鎮化時期必須為后城鎮化時期的發展預留空間。說起鄉村,很多人記憶中都有環抱房屋的翠柳青竹,抬眼可望的綠水青山。如今,一些地方披著新型城鎮化的外衣,造城運動仍在轟轟烈烈,削平了青山,填沒了小溪,蠶食著人們對于鄉村的美好記憶。祈愿城鎮化發展不要對鄉村竭澤而漁,而要有限度開發、適度開發,讓鄉村可以永續利用。不僅要讓當下的人們記得住鄉愁,更要為子孫后代留下一條可以回歸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