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許路陽)昨日有媒體報道援引北師大教授顧明遠的說法稱,全國將在2017年執行高考新方案,英語不再參加統一高考,而語文、數學則成為兩門必考科目,且會在新高考中加重分量。在上述報道中,顧明遠提及前幾天教育部剛舉行過相關會議,“近期估計就要發文了。”
教育部:方案提前3年公布
英語2017年退出統一高考?昨日,顧明遠接受新華社采訪時回應稱,系媒體誤讀,一切要以相關部門正式公布為準。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多次考試是改革方向,但這并不等于英語退出高考。
作為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顧明遠是教育部專家咨詢“常客”,其擔任著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組組長、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昨日,教育部發言人續梅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抓緊研究制訂和完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方案確定后,我們一定會及時發布,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則,方便考生和家長了解。”
3月份至少兩次征求意見
“今年的重中之重是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教育部長袁貴仁在201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說。
據教育部官網的袁貴仁講話稿顯示,今年,教育部將出臺考試招生制度“總體方案”和關于高考、外語一年多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考試招生違規處理等配套“實施意見”。
但方案尚未公布前,已有多家媒體先后根據業內人士言論,“曝出”方案的部分內容,引發廣泛關注,但每次都是以“澄清”告終。
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在今年3月,有關部門已至少兩次召集相關代表,就考試招生改革方案征求意見。
改革只能分步走、穩步走
全國人大代表、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華中師范大學周洪宇教授曾親身參與征求意見。昨日,他對新京報記者稱,今年3月12日,中央有關部委召集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征求意見。據周洪宇回憶,與會的還包括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等人。
4月20日,多家媒體援引朱永新說法稱,全國高考改革方案初定為語數外三門,其中外語一年兩考,再讓學生選考三門,按等級評價。
朱永新則在4月21日凌晨,通過實名認證微博回應,“我只是提供個人意見,不可能代表教育行政部門發布高考改革方案的信息,希望媒體不要以訛傳訛。”
當時,教育部發言人回應稱,高考改革方案還在深入調研、反復論證并按程序報批的進程中。
周洪宇認為,教育改革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按照中央推進此輪改革的思路,應是積極穩妥地推進,“不會一起走,也不會快步走;只能是分步走、穩步走。”
教育部發言人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考試招生改革方案力求充分考慮高考改革的復雜性、周期性和長期性,“會先試點再推廣,以積極穩妥有序推進。”
至于哪些省份和高校會先行試點,周洪宇認為,教育部和國家相關教改綜合領導小組會評估各地意愿及改革條件工作基礎,以敲定首批改革試點地區。
“今年秋季,試點省份進入高中的學生會按新方案學習。”周洪宇預計,在2016年底,首批高中生或將參加改革后的外語社會化考試。
專家觀點
不能拘泥于考什么怎么考
“如果改了高考,大學招生仍然是以考代招,招考不分,可想而知高考就算改到2050年也不行。”一名參與考試招生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的高校人士表示,高考改革需要放在整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大框架下去思量,不能單純為改高考而改,“高考要考哪些門,哪些門要設多少分,是文理分,還是文理不分,高考一年要考幾次等,就是為改高考而改高考。”
另一名參與方案征求意見的高校人士舉例稱,他了解的方案意見稿中,有涉及外語、高中學業水平測試選考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內容,意圖打破“一考定終身”的弊端,但如果還是以考試分數、等級代替高校對考生的評價,考生仍可能全力準備每次考試,不但無法減輕考生負擔,還可能變成“考考定終身”。
多名業內人士表示,分析高考改革時,不能拘泥于單純的高考科目改革,他們希望能改變目前的集中錄取模式,以為改革成功奠定基礎。
前述高校人士介紹,目前高考招生制度本質就是以考代招、招考不分,“高考考完了,大學就只是完全按照高考分數、集中錄取,大學招的實際是分數,在分數背后,考生是張三還是李四,是擅長數學、物理,還是語文,完全不重要。”
“但招考分離也要完整解讀。”周洪宇表示,高考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但包括招考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等內容在內的運行機制是其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