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不少地方受到暴雨襲擊,一些城市再次上演了“看海”劇情。在深圳,一場近六年來最強的暴雨,讓這里一夜之間變為“水城”,城區多處發生內澇,航班取消、動車停開、公交停運,城市交通幾近癱瘓,市民直呼“街道變河道,出門可看海,伸手能捉魚”。
近年來,每逢暴雨,城市就成一片汪洋,似乎已經成了一個難以打破的怪圈。201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全國351座城市進行了調研,結果表明,在2008年—2010年3年間,62%的城市都曾發生過內澇,發生3次以上內澇的城市有137座。城市排水不暢,一下雨就“水漫金山”,屢次出現“海景”,城市逢雨必災,內澇嚴重。2012年北京的“7.21”暴雨,更是造成79人死亡,留下了令人痛心的一筆。
每次暴雨圍城之后,都會留下相似的反思,從城市排水管網老化,到排水管道的標準滯后。這一次,在深圳,這個年代的現代都市,也面臨著老問題。據水務部門介紹,深圳大部分的排水管道是按照1年1遇來建設的,這相當于每小時降雨強度約為50毫米。如此排水能力,碰上了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時,產生200多處城市內澇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
實際上,今年3月底,深圳就遭遇了一場大暴雨,還帶來地陷等次生災害。據統計,僅在2013年深圳就發生10次地陷,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傷。地陷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也是排水管網老化,得不到及時更新,地面一旦遇雨沖刷就容易發生垮塌。解剖深圳這個樣本可以發現,城市發展中那些“看不見的地方”的脆弱性一再暴露出來,折射出重地上輕地下、重面子輕里子等通病。
并非沒有改變和改進,包括深圳在內,許多城市都意識到了地下管網落后的問題,采取一些措施加以強化升級。廣東省4月還發布《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廣州、深圳市中心城區能有效應對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地級市中心城區能有效應對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縣級市(縣城)中心城區能有效應對不低于20年一遇的暴雨。問題在于,這一相對遠景的規劃實施的步伐,與過去管網建設的巨大欠賬相比,與城市不斷擴張的速度相比,與氣候變化頻繁、極端天氣頻出的現實相比,還是大為落后了。這也是不少城市年年改、年年淹的深層癥結所在。
在法國作家雨果的筆下,下水道被稱作是“城市的良心”。良心固然需要時間去檢驗,但選擇什么樣的方向,就會有什么樣的未來。一味鋪攤子、重外在形象而忽視了內在質量的城市,不可能通過暴雨狂風等自然災害的測試。因而,轉變發展模式,建設以人為本的宜居城市,才是告別“看海”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