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小收入差距對維護社會穩定意義重大,中央政府也極為重視,采取多種措施來加以解決,但目前的現狀是我國的收入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倒有愈拉愈大的趨勢。為什么目前的政策措施失靈?
以城鄉收入差距為例,雖然近年來中央采取多種措施,包括取消農業稅,采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戰略建設新農村,每年的惠農資金也連續增加1000多億元,每年支農資金已達8000多億元。但自2004年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的相對差距和絕對差距卻在逐年擴大。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雖然首次突破5000元大關,實際增幅6%以上,但與此同時,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長達到10%左右,城鄉收入差距還是在不斷地拉大。實際上的城鄉收入差距比上述統計面上的數據還要大出不少,因為目前統計的城鎮居民收入只包括可支配性收入,不包括城鎮職工享有的公費醫療、教育補貼、養老待遇等數項收入,而這些待遇農民要么沒有,要么數量與城市居民相比太低而可忽略不比。
城鄉收入差距愈拉愈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低價的糧食安全戰略。 近幾天在韓國參觀,得知韓國的城鄉收入差距很低,農村居民收入是城市的70%,考慮到農村的生活成本低,城鄉的收入差距就很小了。我國的城鄉收入差距大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一直實行的低價糧食安全戰略。而日韓等小農國家之所以城鄉收入差距不是太大,主要原因是他們的糧食價格是我們的數十倍。如果把我國的糧食價格提高5-10倍,我國目前的城鄉收入差距就可以消除。但目前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又不能允許農產品價格上漲太快。農業被界定為“基礎性問題”,就是農業承擔著糧食供給,要避免物價波動與通貨膨脹功能。農產品是基礎性產品,是許多加工品的原材料,農產品價格上漲幾個百分點,就有可能會導致整體物價上漲十幾個、幾十個百分點。這種上漲不但會對消費者產生影響,而且會對整體社會的經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其二是農民外出打工的工資增長永遠趕不上城鎮居民工資增長的速度。 農民收入的另外一個來源是在城市打工的收入,目前已占到農民收入來源的40%多。但這一部分收入增長潛力有限。原因很簡單,農民在城市打工,從事的一般都是低報酬且城市居民不愿意從事的職業。所以即使他們的工資也可以上漲,但卻永遠趕不上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長速度。
其三是農村工業化與創辦中小企業的收入和城市相比相差很多,原因是獲得的金融支持與服務同城市相比差距甚大。 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不少地區的農民可以通過創辦鄉鎮企業來實現收入增長。但近年來整體農村創業環境很差,因為面臨著用地、環保等各種各樣的約束限制,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也難以有所作為。再加上農村的中小企業很難享受到現代金融服務支持,所以農民通過創辦中小企業,實現農村工業化來增加收入的機會也難以與城市相比。
其四是農民最重要的資產土地通過征地被拿走,而大多數農民的土地增值收益卻被排斥在外。 上述分析表明,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與城市相比要弱一大塊,這是城鄉收入差距愈來愈大的主要原因。從目前來看,縮小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極難,唯有采取以下三個措施可以部分緩解這個愈拉愈大的城鄉差距。第一條是減少農民,讓更多的農民來到城市居住?,F在已開始做了。第二條是對農民最重要的資產——農村土地,要實行特殊政策,取消目前的征地政策,采取農地直接入市政策,要讓農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農民可以參股或者是直接經營;其三是逐步改變目前我國低價的糧食安全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