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11日,李克強作為中國新一屆政府總理首次出訪非洲四國和非盟總部。
李克強總理的首次非洲之行帶有一貫的務實特點。中國官方在就此次出訪舉行的媒體吹風會上透露,李克強訪非期間,除了領導人會談、會見,中非雙方還將簽署近60份合作文件,涉及政治、經貿、文化、衛生、農業、人員培訓等諸多領域。
李克強總理首次訪非之行,中非經貿不僅是重要紐帶,也是訪問的重點。
中非合作謀求升級版
中非關系在歷史和外交上有著特殊的意義,擁有最多發展中國家的非洲是中國外交的基礎。也因此,中國歷屆高層都通過出訪等各種形式表達對非洲的重視和關注。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履新不久即出訪非洲,并規劃了中非關系的方向、原則和戰略。今年李克強出訪,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看來,這是從具體領域落實習近平訪非的成果。
而經貿投資無疑是謀劃中非合作“升級版”的重要紐帶。
根據商務部的數據,自2009年起,中國已連續5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非洲則成為中國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場和新興投資目的地。也因此,李克強此訪的重頭戲仍將是經貿合作和投資。
李克強出訪的國家選擇也頗具務實考量。首站埃塞俄比亞是非盟總部所在地,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有“非洲的政治和外交首都”之譽,而第二站尼日利亞則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安哥拉位于非洲南部,是葡語國家,近年來發展較快,中國有近20萬人在此從事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而最后一站肯尼亞,則是東非最發達的國家,也是中國企業較早“走出去”布局的投資點,是中企投資與之相鄰非洲國家的跳板。
這四國處于非洲西部、南部和東部,在這些區域有傳統友好國家,有新興發展較快的國家。行程安排不僅覆蓋全面,又有規劃中非“合作升級版”的基礎。
走出去企業需政策支持
在肯尼亞投資的中國企業海外員工眼中,李克強的到訪意味著中非經貿合作的升級。他們期待這次出訪在經貿合作和投資領域能有實質性的成果。
事實上,中非經貿合作與投資也需要升級。
根據中國駐肯尼亞經商參處最新統計,截至今年3月5日,在肯尼亞的中資企業共有82家,涉及銀行、通信、工程承包、投資生產、房地產、貿易、醫藥、旅游這8個領域,其中工程承包企業最多,共有38家。
這里,既有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中水電、中鐵建等央企,也有華為、中興、三一重工等民企,還有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中國四川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等地方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上述在肯尼亞投資的某企業負責人處了解到,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央企為代表的中國企業率先到非洲 (更確切地是到東非)去,以對外援助和住房建設為主。那時候,中國企業還沒有什么競爭者。
自2007年開始,非洲國家由于發展剛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開啟,主要以投標和分包的形式吸引外國投資。此時,西方國家、土耳其和印度等國家的企業都涌來分食市場。
實際上,僅在肯尼亞這一個國家,就有超過90家工程承包企業。中國企業在肯尼亞的投資近年來受到市場規模和盈利模式的困擾。
上述央企負責人說,價格和成本是肯尼亞商人最看重的要素,其次是工程設計等。
“我們從國內帶來的設備和工人比西方同臺競爭者要低,這是我們傳統的優勢。”另一位央企負責人說,但中國企業傳統的低成本優勢在漸漸喪失。
縮水的利潤和激烈的競爭,讓中國“走出去”的工程承包商們從肯尼亞政府手中獲得發包項目越來越難。
“我們需要政府層面給予支持。”企業家們表示,他們在等待李克強此次出訪非洲后,有一些新的支持政策(稅收統計)能夠出臺,一些新領域能夠被開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