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出臺滿兩月,《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現,新農保和城居保兩項制度整合正在推進,并已經在部分省份實現了“合二為一”。但與此同時,一些地區的繳費標準也悄然提高,門檻的抬升造成了部分參保人員退保。
“養老保險收的錢變多了,從100塊提高到了300塊,我們好多人覺得貴,最后干脆不交了。”《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山東省日照市采訪時,當地農民告訴記者,日照市繳費標準今年有變動,以前100元/年和200元/年的兩檔取消,最低檔提升至300元/年:“聽起來不多,但還是有些人交不起。”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至2000元共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日照市的居民養老保險100元與200元兩檔為何取消?記者撥打了日照市社保部門12333服務熱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日照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整合還沒有完成,但兩者的繳費標準已經統一:“繳費最低300/年,最高3000/年,這個標準是省里定的。”
記者咨詢山東省人社廳12333熱線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各市繳費標準不統一,她并不掌握,具體情況只能咨詢市一級社保部門。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主任褚福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各地根據居民收入水平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繳費標準是合理的,但應符合兩個條件:“一是老百姓能夠接受,二是當地財力能夠平衡。”
有社保機構官員曾表示,社會保險擴面由制度全覆蓋向人人享有社保邁進,就要對各類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實現“零門檻”,“就是不設任何條件,只要個人有意愿參保,就全部納入社保體系。”在制度政策設計上,更應向低收入群體和弱勢群體傾斜,以增強政策吸引力,最終實現應保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