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大興區率先試點村莊社區化封閉管理,這一舉措因被外界稱為“封村”,一時成為爭議焦點。時隔3個月,繼大興部分村莊實行社區化管理后,昌平也將分三批在100個村推進此項工作。之后,順義區綜治辦也表示,該區正在對轄區內村莊進行社區化管理試點,改革的內容主要是為村民提供城鄉一體化的社區公共服務。如果試點贏得居民認可,計劃在全區推廣。另外,據媒體報道,南京、廣州等地也有類似措施出臺。
這一現象在很多人看來是中國城市化進程加速的又一鐵證。根據世界多數國家城市化發展規律,中國已經進入了從30%到70%的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但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亦出現了諸多問題,如城市化水平較低、城市化地區性差異明顯、城市化滯后于工業化、農村剩余勞動力增長與城鎮容量間的矛盾突出等,農村地區的治安問題也成為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又一不和諧聲音。而農村的社區化管理主要是解決的這一問題。
據介紹,村莊的社區化管理主要是采用“建圍墻、安街門、設崗亭、封閉不常用路口”等方法實現村莊的封閉式管理。將村民住宅集中、成片建設的村莊外圍封閉,預留2-3個主出入口,設置崗亭并派人24小時值守,人憑卡、車憑證出入。并根據各村街巷胡同的分布、數量等情況,確定每個村莊監控探頭的需求量,需要安裝的點位,進行統一安裝。同時,建立鎮、村兩級監控平臺,實行24小時專人值守,并與公安派出所聯網。
據媒體報道稱,這些措施有效解決了試點農村的治安問題,大多數村民對這一措施表示支持。但是這只是試點,并不能代表真正的“社區化”管理。我國首部專門針對住宅小區安防的推薦性標準《住宅小區安全防范系統通用技術要求》(以下簡稱《要求》)已于2008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要求》對住宅小區的樓棟門口、監控中心、圍墻柵欄、視頻監控系統等都作出了規定。比如標準規定應在樓棟出入口和住戶廳設訪客(可視)對講系統。系統應能實現小區出入口、樓棟門口和監控中心、住戶之間的雙向通話;在小區的出入口以及停車庫(場)等地方應安裝視頻監控系統;住宅小區周界應設置圍墻、柵欄等屏障進行封閉式防護,高度不低于1.8米,柵欄的豎桿間距不應大于15厘米;住宅小區應設監控中心,并與城市監控報警系統實現聯網等。
目前村莊社區化管理在視頻監控、監控中心、門禁卡等方面等有所涉及,但目前試點農村的“社區化管理”還不夠徹底,有關建筑安全防范專家認為,《要求》主要是針對住宅小區的,但對今后農村社區化管理的安防系統建設有了一定的指導要求,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讓農村社區化管理一下子達到這個標準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由于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的社區化也是大勢所趨,農村社區化管理也是順應時代潮流的事情,依據2006年東、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別為54.6%、40.4%和35.7%來看,而這其中的商機自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