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國經濟數據陸續發布:進、出口同比雙雙下降,CPI延續下行態勢反映總需求偏弱……正處于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的我國,一季度宏觀經濟運行承壓。
在剛剛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傳出的信號表明,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把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是中國當前宏觀調控的基本要求。
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增速仍在“合理區間”
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低于預期,加大了一些人對于經濟發展“失速”的擔憂。
中央政府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7.5%左右,無論比7.5%高一點或低一點,只要能保證比較充分的就業,不出現較大波動,都屬于在合理區間。
“放慢的增速是中國追求更平衡增長的副產品,而這個副產品是人們愿意看到的。”IMF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耶·布朗夏爾在談到中國經濟狀況時說。
面對“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增長壓力,十八屆三中全會到今年兩會吹響了新一輪改革的號角……
——簡政放權,用權力“減法”換取經濟活力的“乘法”效應。數據顯示,一季度上海自貿區內向海關新注冊企業同比增長10.4倍,一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環比上升1.1個百分點。
——推進混合所有制“快馬加鞭”。2月19日,中石化表態,將在油品銷售業務板塊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股,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被視為國企踐行“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積極信號。
——“營改增”力度廣度逐漸加大,高新產業政策密集加碼。數據顯示,1至2月,我國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25.7%、醫藥制造業增長13.3%、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11.5%,均高于工業整體增速。
改革穩步推進,一些經濟指標3月份已開始出現好轉。PMI數據在連續3個月回落之后微升,讓人們看到了經濟平穩向好的態勢;3月全國鐵路貨運量環比增長11%;盡管一季度加工貿易明顯下降,但一般貿易仍實現了6.4%的平穩增長,顯示出外貿企業自主發展能力逐步增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中國經濟正在出現一些具有中長期意義的變化:經濟結構正發生轉折性變化、率先回落的東部沿海地區呈現企穩回升趨勢、企業盈利水平對增長放緩的適應性增強、經濟增速回調過程中就業總體穩定。
經濟增長“減速換擋”,為“提質增效”騰挪空間
“一季度部分經濟指標回落,有外部原因,也有主動調控的因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說。
從外部環境來看,當前全球經濟存在通脹水平偏低、金融市場波動和地緣政治等三大風險。“但歸根結底是看國內,原先‘三高’型的粗放式發展已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王軍說。
2014年,全國各省區市GDP增速“減速換擋”成為主旋律。“化解過剩產能”“調降固定投資目標”等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兩大關鍵點。
去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各地紛紛加速淘汰落后產能,水泥、平板玻璃、多晶硅、電解鋁等成為重點。據國家能源局消息,2014年全國計劃淘汰煤礦1725處,淘汰落后產能11748萬噸。銀行紛紛減少“兩高一低”企業的貸款量。
與此同時,投資“依賴癥”有所緩解,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逐步增加。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6%,創下10年來新低,但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為51.8%,高于資本形成貢獻率;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快于GDP的增長。
此外,注冊制代替審批制、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外幣存貸款自主定價……梳理今年以來陸續出臺的改革措施,不難發現,這樣“以速度換質量”的總體思路大大提高了經濟運行的含金量。
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維持在7.5%和7.3%。報告認為,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不大。IMF總裁拉加德表示,她不認為中國經濟會迅速下滑,她能感受到中國政府對改革的態度是嚴肅堅定的。
“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改革紅利能否及時抵消轉型陣痛。”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元春說,“唯有改革,經濟才能行穩致遠。”
保持“定力”主動作為,政策“不亢奮”經濟“不失速”
面對復雜形勢,中國領導人近日指出,既要冷靜觀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綢繆、主動作為。
“保持定力,就是說不能因一時的經濟增速下降而患上‘發展焦慮’,出臺強刺激性政策遺留后患;所謂‘主動作為’,應是繼續深化改革,釋放改革紅利。”王軍說。
事實上,在經歷了2008年4萬元億刺激政策之后,讓中國經濟“興奮”而不吃“興奮劑”,已經成為一個共識。
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穩增長被開出一系列“長效藥方”:宏觀調控要把握總量平衡,更要著眼結構優化,根據形勢變化適時采取針對性強的差異化措施。
“完善經濟制度是關鍵。”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說:“發展混合所有制,要在國企民企低位平等上做文章。如同兩個人結婚生了胖娃娃,而不是婚后去給別人家做保姆。”
此外,中國領導人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推動以綠色能源環保、互聯網等為重要內容的“新經濟”發展;加快彌補服務業短板,擴大營改增試點,積極推動建立上海和香港股票交易互聯機制……
“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正是根據這一理念,中國已經初步嘗到了轉型帶來的甜頭。“開弓沒有回頭箭,中國經濟改革再不能走上回頭路。”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莊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