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發改委稱,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研究編制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相關規劃,規劃范圍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
發改委指出,京津冀地區是我國東部三大經濟增長極之一,在全國發展中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加強規劃引導,推進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有利于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推動環渤海地區經濟轉型升級。
發改委表示,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的規劃編制將堅持以解決重大問題為導向,在明確區域戰略定位、進一步優化首都功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三地的比較優勢,重點就完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統籌產業布局、提升創新驅動能力、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構建區域合作發展機制等方面,提出工作思路和操作措施。規劃將根據編制工作進展情況適時出臺。
鏈接
規劃范圍:
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
規劃重點:
1.完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2.統籌產業布局
3.提升創新驅動能力
4.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5.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6.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7.構建區域合作發展機制
分析
協調政治要素
牽扯問題復雜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易鵬說,在區域經濟規劃上,長三角區域相對而言會“簡單”一些,一個是長三角市場經濟比較發達,另一方面該區域涉及的更多是經濟或是生態層面的協同。
而京津冀牽涉到首都及政治層面,和長三角、珠三角相比,就多了政治要素的協調問題,牽扯問題復雜。比如,政治中心功能的疏散和各個方面的結構調整,必須按照政治思維來思考。易鵬說,“京津冀一體化”光靠國家發改委推動難度很大。
一體化出臺后
仍有不同挑戰
易鵬說,第一個挑戰是老問題,即行政區劃不對等的問題。形象地說,就是要避免北京在資源疏散的過程中,出現把“精肉”留給自己的現象。北京需要進一步思考的是,哪些“肉”要,哪些“肉”不要。
第二,北京現在有足夠多的資源,這些資源能否疏散掉、到底疏散誰都是問題。北京由于不斷發展,形成了一個“高地”,很多人都愿意沾著“高地”的光。比如要搬離一個企業或學校時,誰愿意離開?既得利益群體愿不愿意舍棄切身利益是問題的關鍵,規劃形成初期,如何從“一畝三分地”的觀念中走出來很難。
對于第三個挑戰,易鵬認為,是如何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京津冀一體化”此前操作得不太成功,即使以后按照政府調控資源的路徑走,也需要考慮市場的作用。
揭秘
首都經濟圈一體化規劃怎么編?
昨日,參與規劃編制的知情人士向北京青年報記者透露,規劃既有總體設計,各地政府也會將當地在區域規劃中的訴求向上表達,最后國家發改委完成一份總體規劃再上報國務院。
過程
編制當地規劃上報表達利益訴求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這份規劃的編制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結合。國家發改委牽頭編制規劃,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政府也都編制了一份本地的規劃,各地會在自己的規劃中表達訴求。上述知情人士說,此種方式可讓更高層了解地方訴求,也是利益博弈的一種體現。
以北京市為例,北京規劃由市發改委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將不同領域的規劃任務“分給”各個委辦局完成。
各個委辦局完成的規劃將上交至市政府,最后進行調整并形成一份規劃,再交給國家發改委。
有參與規劃的技術人員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一般而言,總規劃并不是各個單位的“分規劃”的簡單加總,而是要將各個分規劃的內容放入一個總體框架內,再進行調整。
程序
規劃或在年中遞交國務院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相關規劃從去年夏天啟動編制,預計應在今年年中遞交給國務院。北京市各委辦局所分任務已完成,并在2月份上交至市政府。
上述技術人員透露,在規劃編制過程中,領到規劃編制任務的各個單位通過會議的形式進行不斷溝通,以更多了解和確定規劃思路。
比如,今年2月時,有參與人員提出總規劃應以“若干一體化”為整體框架,比如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一體化、市場體系一體化等。但上述技術人員強調,這一框架并非最后定稿。
鏈接
區域經濟規劃一般由發改委主導
長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都已出臺過國家級規劃,此類區域性規劃的制定程序一般是怎樣的?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易鵬說,這些規劃一般由國家發改委主導。跨行政區劃則通過國務院,以國務院意見的形式下發,符合“頂層設計”這樣一個概念。
制定過程中往往要聽取相關方面的意見。比如,制定長三角城市群規劃時,需要聽取江蘇、上海、浙江,甚至來自更遠地區比如安徽或其他區域方面的意見。匯總中,也需要來自專家學者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