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聯招聘發布《就業信心指數2014一季度分析報告》。
2014年一季度,僅從智聯招聘在線職位發布數來看,全國人才需求數同比2013年增長18%。其中,金融行業擴張最快,職位需求數增幅最大。二三線中部城市,崗位機會最多。
金融行業最缺人,新增崗位同比增長48%
2014年第一季開了個好頭,全國人才需求旺盛,同比2013年第一季增長18%。
其中,金融業最為活躍。2014年開年,它領跑其他行業,職位需求數同比增長48%。這一活躍度,一掃去年金融的萎靡。
其實,這與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放出的金融改革利好相關。另外,還與互聯網金融崛起,刺激傳統金融變革有關。
“金融業對人才的旺盛需求或將貫穿整個2014年。”報告預測。
盡管2014一開年,房地產跌聲一片,但從全國來看,房地產業的就業機會卻同比增長24%。
IT/互聯網緊隨其后,人才需求增幅達21%。
統計中的其他9大行業,雖有增長,但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耐用消費品業、醫藥/生物工程業和貿易/進出口業,增長速度處在最末。其中,貿易/進出口貿易業更是呈現疲軟態勢,同比增幅僅為6%。
民企人才需求量大增, 國企需求不增反降
民企,無疑是最活躍的一波。
2014年一季度,民企招聘需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4%,尤其在珠三角和長三角一帶,這或許與春節前后的返鄉潮和用工荒有關。
合資企業需求量雖在增長,可增速緩慢,職位需求只有5%。其他兩類,國企和外商獨資的情況卻非常糟糕,2014年第一季放出的新增崗位不增反降,只能以調整架構的方式,來提升競爭力。
這一增一降,恰恰是大環境的反映。“從宏觀角度看,對民營經濟的逐步開放,使得民營資本進入更多的市場領域。另外,阿里巴巴、華為和騰訊等企業,起到‘明星效應’的作用。”報告解讀。
同時,報告還預測,“在不久的將來,民企會進入爆發式增長,釋放出更多的職位需求。”
另一組數據,也從另一側面印證了民企的活躍度。
規模越小的企業,發展速度越快;規模越大的企業,越趨于穩定,對人才需求越弱。這一分水嶺出現在規模500人的企業,人數往下的企業人才需求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往上則反之。
二三線中部城市,崗位機會最多
大企業飽和,一線城市人才需求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新增崗位只有15%。二三線城市接過增長“接力棒”,成為2014年第一季度的招聘主力軍。同比2013年增長20%。而且,三四線城市的人才需求也高于一線城市,增幅為19%。
“2014年是推進城鎮化建設的起步年,隨著第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城鎮配套政策逐步落地,可以預見未來數年二三線城市企業的招聘量都不會太低。”報告預測。
與之相應的,是東部城市的活躍度降低。反倒是中部與西部城市對人才需求更旺,同比增長分別為25%和24%。
眾多企業的投資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比如汽車制造、電子產品代工、能源、材料和化工等,這無疑會帶動招聘需求。
“這也印證了國務院出臺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中部地區成為中國政府經濟發展的側重點。”報告解讀。
另一組數據,更好地反映了這一現實。在杭州、南京、寧波、蘇州、無錫和合肥6個城市中,三線中部城市合肥最缺人,2014年第一季新增崗位同比增長高達41%。
另外,就浙江而言,寧波比杭州更有活力,人才需求增長28%,高出杭州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