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末,陳棟入住太原市迎春街鐵路宿舍小區,當時私家車寥寥無幾,也沒有專設停車位,“想停哪兒就停哪兒”; 2010年,陳棟擁有第一輛汽車,小區停車位已顯吃緊,需要“占”車位;2013年,陳棟換了新車,晚上7點后回到小區,想找個空地停車根本就是奢望……省城市民陳棟對所在小區車位變化的感受,正是近年來山西省居民消費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一個生動寫照。在這背后,是山西省近年來經濟高速增長的結果。自2012年起,山西省人均GDP連續兩年突破5000美元,那么這究竟意味著什么?且看有關專家的權威解讀和本報記者的調查。
山西省統計局日前發布的統計公報顯示,山西省2013年生產總值(GDP)達12602.2億元,人均GDP達5621美元。這也是2012年山西省人均GDP達5327美元以后,山西省連續兩年人均GDP站穩5000美元。
“人均GDP5000美元是一個分水嶺。”3月12日,省統計局核算處副處長李文選稱:“這意味著,居民消費將開始從溫飽型向小康型升級,步入享受型、發展型。”
居民對消費提出更高的要求,勢必對相應的消費和生產領域產生促進作用。李文選說,“居民消費的變化,也將倒逼山西省經濟結構持續調整,轉變生產方式,大力發展服務業,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
跨過5000美元人均GDP穩步前進
2013年,山西省GDP達12602.2億元,比上年增長8.9%;人均GDP為34813元,按2013年平均匯率計算為5621美元。事實上,在2012年,山西省人均GDP就達33628元,按2012年平均匯率計算為5327美元。山西省人均GDP邁上5000美元臺階后,穩步前進。
橫向比較,山西省人均GDP的絕對值在中部省份位居前列。統計顯示,2011年,山西省人均GDP位居全國第20位左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前三。2012年的排名位次和上年基本相同。
李文選表示,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以上,這是一個分水嶺,通常來講,意味著山西省經濟發展達到了中等收入國家和地區的平均水平,這是山西省自改革開放和新世紀以來經濟高速增長的結果,是令人欣慰的。同時,也意味著山西省從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按照世界銀行統計的通行標準,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以上,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者地區達到了中等收入國家或者地區的 平均水平。按照聯合國的有關指標,當一個國家和地區人均GDP達到3000至10000美元時,證明這個國家和地區的國民經濟具備相當實力,進入活躍的加速發展階段。同時,這也意味著山西省居民消費將開始從溫飽型向小康型升級,步入享受型、發展型。
事實上,山西省的統計結果也證明了以上觀點。
2011年,山西省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1.3%,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37.7%。2013年,山西省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下降為27.9%,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下降為33%。兩年來,山西省城鎮和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分別下降3.4個百分點和4.7個百分點。
恩格爾系數是衡量一個國家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標,它的統計原理是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會下降。推而廣之,這個原理運用到一個國家支出中也是如此。
恩格爾系數同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成負相關,這一系數越低,表明這個國家越是富裕。按照標準,這一系數的區間在20%—30%時為富足,30%—40%為相對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