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鼓勵我們農村的孩子去上大學,因為一旦農村孩子讀了大學,就回不到自己的家鄉,回不去自己的家鄉就是一個悲劇。”全國政協委員無黨派聯組的分組討論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館長王平語出驚人。(3月9日《成都商報》)
政協委員“不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本質就是一個背離教育公平的“提法”。無論是傳統教育還是現代教育,“有教無類”是教育的內核,上大學是任何一名學子的權利,無論農村孩子還是城市孩子,“不鼓勵”本身就是“不希望”和“不提倡”,無形中造成的是大學教育對農村孩子的排斥。二來,這一“提法”違背選拔人才規律。不希望農村孩子上大學,剝奪的是農村孩子中優秀人才被“選拔”和“發現”的權利,有可能埋沒的是一大批農村孩子中的佼佼者。
誠然,政協委員這一提法有現實無奈的因素。相比于城市孩子,即使上了大學的農村孩子,教育起點仍然“低”,他們在小學、初高中階段教育可能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即使大學畢業仍不占競爭優勢;農村家庭相對不富裕,培養一名大學生的成本更高,給家庭造成的負擔更大;“大學畢業既失業”,農村大學生比城市大學生占比更大、數量更多;“上了大學”的現實無用問題,就業升職上的“拼爹”現實等等,對農村孩子影響更大、創傷更嚴重。因此,這位委員從務實角度分析讓農村孩子“不上大學”就有了一定的輿論語境。
不過,“不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更像是對現實不公、教育不公的逃避。農村孩子上大學“無用”,“競爭不過城市孩子”,根源在于長期存在的“城鄉經濟結構失衡”、“城鄉教育資源嚴重失衡”以及就業等競爭中長期存在的“不正之風”問題,這些現狀和問題不是“農村孩子不上大學”就能解決的。相反,越是“鼓勵農村孩子不上大學”,越會固化升學就業的社會不公問題,對于長期存在的“城鄉教育資源失衡”、城鄉經濟失衡等問題,反而會因為農村孩子“逃離”大學被遮蔽。
在筆者看來,“逃避問題”不僅于事無補,更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加劇上述問題的嚴重性。事實和實踐證明,從“功利”的角度,“不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有一定道理,但從農村孩子和新農村建設長遠發展的角度,“不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就是一種短視行為。農村學子上大學、獲得更高的知識儲備后再行就業創業,其實現人生價值和給社會創造的價值,將遠遠高于“早輟學”、“早就業”的人群,未來發展的空間和含金量也更高。從有利國家長遠發展和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和打破教育不公的角度,“不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更是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