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老齡辦2月27日發布《十城市萬名老年人居家養老狀況調查》,調查顯示,深圳的退休金最高,為平均3294元;北京第二,為2983元;南京第三,為2881元。7成的被訪老人表示退休金“大致夠用”,13.7%的老人表示“困難”,感覺經濟狀況“比較寬裕”的老人15%。(2月29日《新華網》)
這個調查報告的指向性很明顯,各家報紙在報道的時候使用的標題指向性也很明顯。無論是老齡辦還是媒體都把聚光燈轉向了這“七成老人”,而冷落了那“三成老人”。
暫且不說這個調查報告是不是科學,是不是真實。即使調查的方式是科學的,即使數據完全沒有問題。我們也不能在“七成老人大致夠用”的結果里沾沾自喜。當然,如果那“七成老人”真的是“大致夠用”的話,也是我們有關部門積極作為的碩果。但是,我們在開展工作的時候,就要學會淡忘成績,關注不足。
事實上是恰恰相反的。我們的總結報告,我們的新聞報道,我們的上報材料,總喜歡關注閃光點,而忘記了角落里。“我們去年收入超過20萬的群眾有10萬人”;“我們的就業群眾占到了70%”;“我們救助的群眾占到了需要被救助者的60%”;“我們有80%的困難群眾脫了貧”.......這些類似的話語,都是我們在各部門、各單位、各地政府的總結中、新聞里、上報材料上可以看到的,有的章節還特意加了黑體,有的甚至做成小標題。
其實,我們的這種做法,對工作的開展沒有絲毫好處。我們的眼睛只看到了成績,就容易驕傲,就容易自滿,就容易失去動力。而我們最應該關注的卻不是成績,而是問題。我們需要看看有多少群眾沒有脫貧?有多少群眾沒有救助?有多少群眾收入是幾千元?有多少群眾是無業游民?
只有把聚光燈從成績轉向問題,我們才會有工作的斗志,也才會讓工作前行。最關鍵的還在于,這也是老百姓的期待。我們就是要學會在工作總結里給問題的章節加個黑體字,以警醒我們自己。
正如這個老齡問題的調查報告一樣,我們可以為“七成老人大致夠用”而欣喜,但是不能沾沾自喜,那樣容易驕傲。我們更應該關注那“三成老人”。看看他們為什么養老的錢不夠用?看看問題出在了哪里?看看他們都有什么訴求?看看我們有沒有辦法讓這“三成老人”和那“七成老人”聚合?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老齡社會,老人的問題越來越應該受到關注。但是,當我們的部門,我們的媒體,只看到了那“七成老人”的時候,這無疑會是悲哀的事情!我們的眼里不能僅僅看到養眼的鮮花燦爛,還理應看到遮眼的重重霧霾。
請把聚光燈從“七成老人”轉向“三成老人”,關注“七成老人”不如聚焦“三成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