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13年底,在園幼兒比2010年增長了918萬人,相當于之前10年增量的總和,“入園難”問題初步緩解。此外,發布會還介紹了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的計劃內容。
去年全國共有幼兒園19.86萬所,較2010年增長32%
2013年是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通過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各級政府將發展學前教育納入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努力破解資源短缺、投入不足、體制機制不健全等瓶頸問題。
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快速增加。各地加快公辦園建設,在資源嚴重不足的地區新建幼兒園,利用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的富余資源和其他公共資源改擴建幼兒園,依托農村小學增設附屬幼兒園。據初步統計,各地已新建2.5萬余所,改擴建3.4萬余所,增設小學附屬幼兒園4.6萬余所。
把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辦成普惠性幼兒園。各地新建、補建、回收了一批配套幼兒園,辦成公辦園或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園,使小區配套幼兒園成為擴大城鎮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的主渠道。
積極扶持企事業單位辦園、集體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各地采取補助生均經費、以獎代補、派駐公辦教師、免費培訓教師等方式,已經扶持6.9萬所次,受益幼兒約1000萬人次。
在偏遠地區開展學前教育巡回指導。中央財政學前教育巡回支教項目支持陜西、貴州等13個省(區、市)設立支教點1500余個,聘用鄉村幼兒園老師和志愿者4000余名,受益幼兒約4萬人。
2013年全國共有幼兒園19.86萬所,比2010年增加4.82萬所,增長了32%;在園幼兒達到3895萬人,比2010年增加918萬人,增長了31%。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67.5%,比2010年增加了10.9個百分點。
過去3年中央財政學前教育項目經費投入500億元
過去3年,學前教育投入大幅增長。2011—2013年中央財政學前教育項目經費投入500億元,帶動地方各級財政投入1600多億元。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中學前教育占比從2010年1.7%提高到了2012年3.4%,預計2013年將進一步增加。各地普遍建立了學前教育資助制度,3年來已投入36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幼兒超過400萬人次。此外,2013年企事業單位辦、集體辦幼兒園和民辦園比2010年增加3.2萬所,增長26%。
幼兒園教師隊伍持續壯大。2013年全國幼兒園教職工達283萬人,比2010年增加98萬人,增長了53%。2013年培養幼兒園教師的高等院校和中等師范學校已達739所,在校生規模達53.7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25.8萬人,增長了近1倍。幼兒園教師國培計劃投入11億元,培訓農村幼兒園教師29.6萬名。
幼兒園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不斷提高。國家出臺了《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教育部組織修訂了《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建設標準》等。各地積極完善幼兒園準入制度,提高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
擴總量、調結構、建機制、提質量是未來3年的主要任務
由于底子薄、欠賬多,我國學前教育事業仍是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普惠性資源短缺依然是主要矛盾。城市入公辦園難、入普惠性民辦園難、就近入園難、流動人口子女入園難的問題仍比較突出。中西部農村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留守兒童集中地區和人口分散地區入園率整體偏低。二是學前教育成本分擔和運行保障機制尚未普遍建立。絕大部分地區幼兒園教師工資和日常運行主要依靠收費,家長負擔較重。農村幼兒園辦園條件差,運轉困難。三是師資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幼兒園教師數量短缺、工資待遇低、隊伍不穩定的現象仍普遍存在,專業素質有待提高。四是幼兒園保教質量參差不齊。一些幼兒園辦園行為不規范,“小學化”現象仍然比較嚴重。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解決上述問題的總體思路是:組織各地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堅持以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為主,努力實現幼兒園布局結構與老百姓的入園需求相協調,促進學前教育可持續發展。再經過3年努力,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基本解決“入園難”“入園貴”。
推動各地通過實施三年行動計劃,主要完成4個方面的任務:
擴總量。統籌考慮邊遠貧困地區學前教育資源短缺的現狀、城鎮化發展趨勢、人口流動以及“單獨二孩”政策帶來的人口增加等因素,繼續擴大城鄉學前教育資源。
調結構。重點是調整資源結構和布局結構,努力擴大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覆蓋率,讓孩子們就近入園、方便入園。
建機制。重點是研究探索幼兒園成本分擔機制,確保幼兒園正常運轉,提高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提質量。重點是健全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監管體系,完善區域教研和園本教研制度,促進幼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