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完元旦,鄭州百余農民工打著白橫幅下跪討薪的一幕,讓人心頭平添一絲悲涼。回望這場涉及開發商、建筑商、勞務公司和農民工的多方糾纏,可以看到弱勢的農民工如何在各方利益博弈和政府救助機制失靈的情況下,被各方“像皮球一樣踢來踢去”,一步步走上屈辱討薪之路。(新華網 1月5日)
剛一過元旦,鄭州農民工就為自己能拿到工資回家過年而跪地請求的場景著實讓人心酸。在農民工找了鄭州市政府、二七區政府、信訪局、二七勞動監察部門,遞交了材料,相關部門也承諾盡快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但時至今日,三個月過去了,“盡快”變成了“盡慢”,農民工的工資又遙遙無期,農民工拿工資回家過年真的有這么難嗎?
農民工討薪的方式很多,為何以“跪天跪地跪父母,老板我們給你跪下”這樣的悲情來討薪?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無奈。農民工們為什么無奈?因為欠工資一方的耍賴,一些政府部門在給農民工維權方面推諉、效率低下。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民工工資支付系統的不健全使然。
對于那些欠農民工工資的老賴們,從長遠上看,是不是也可以建立一個黑名單,將之公之于眾,在支付農民工工資之前,是否也應該限制甚至禁止他們高消費呢?其實,在這些建議性措施之前,為保證農民工工資發放到位的措施中,相關方面已經建立了工資支付監控制度和工資保證金制度,以確保工資發放到位。那么,對于涉事的手拉手公司,是否也交納了這樣的保證金?相關方面是否嚴格的執行了這樣的制度了呢?
農民工討薪“鬧劇”年復一年,充其量只能填一些“花樣”,但這些“花樣”背后,卻寫盡了農民工們的辛酸、無奈。倘若他們有能力順利拿到工資,他們何必又卑躬屈膝失去尊嚴跪求老板支付工資呢?
雖然河南省高級法院已注意到鄭州農民工工資被拖欠一事,建議他們走法律程序,這在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上確實是一條正道,但從維權時間和成本上,農民工等不起拖不起,必須得到正視。從長遠來看,確實應該建立健全農民工工資特別保障程序。然而,這只是事后保障,要從根本上減少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發生,尤其需要從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的個個細節入手,使一些企業不能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可能性增大。
農民工討薪,已是老生常談,已告至國務院總理,無以復加了。然而,農民工及時獲得工資仍然是一個難題。為什么,從此案中,我們看到,開發商以工資表不健全,工程不合格等為由拒絕發工資,一條就是,工資系統不完善。沒有比較規范的工資賬本。倘若工資各環節都是完美無缺的,加上監管系統及時到位,又何嘗會有農民工一級告一級,上訪上吊下跪跳橋之類的討薪悲劇呢?
農民工置身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中,其自身權益總是弱勢的。因為沒有一條法律來明確他的社會定位。其實,河南省原省委書記盧展工曾堅決反對用“農民工”這個詞來定位務工的農民。因為,在法律框架內,只有農工商學兵等身份,而沒有農民工這個身份,在現實諸多領域有明顯的歧視意味,也不利于農民權益的維護。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讓農民成為一個體面的職業。工人已然成為一種職業。隨著城市化進一步加快,農民務勞收入在農民收入中的比例將會繼續提升。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何不從保障農民及時拿到務工收入開始?加快城市化進程,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市化,何不從農民工向工人身份轉變開始?而這些,都需要體制機制的進一步完善。然而,眼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更需要職能部門健全工資系統,強化對企業拖欠農民工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明確農民工工資發放時間表,使那些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企業不敢不愿不能拖欠農民工工資,僅此而已。如若不然,農民工討薪的悲劇只能再添續集,而沒有劇終。農民工拿工資回家過年也可能還會成為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