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西安以保存中國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而聞名,在其老城區內,還殘留著兩段長百余米、高約近10米的古代土城墻,為明秦王府城墻遺址。目前,由于破損坍塌,有關部門正在對其進行加固修復。
西安現存城墻建于明初,是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擴展而來,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是中國古代城垣建筑中保留至今最為完整的一處,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墻。
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為次子秦王朱樉在西安修建府邸,稱秦王府,位于現陜西省政府及新城廣場。秦王府城分為兩重城墻,外城墻稱蕭墻,全系黃土夯筑而成;內城墻因外砌青磚,稱磚墻。
清順治初年,蕭墻被毀,內墻保留下來。1921年,馮玉祥在西安修建督軍府時,拆掉內墻的包磚用于修建督軍府等處,秦王府的磚墻變成土墻,并一直留存至今,也是西安現存唯一的一段土城墻。2003年,明秦王府城墻遺址被列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新社記者15日來到位于陜西省政府東側的秦王府城墻北墻看到,由于墻體坍塌、砌塊脫落、根部剝蝕凹陷、墻體及頂部開裂嚴重,有些城墻頂部的厚度不到半米。為了進行加固,土城墻周圍加設圍擋,墻上架起了層層鋼管支架,工人們正在用木板進行保護性修復。
“兩個月前這段土城墻坍塌過一次,十分危險”。正在施工的工人告訴中新社記者。施工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此次北墻的施工已經進行了20余天,計劃在春節前完成,明年還將對南墻進行加固修復。
據了解,此次修復保護主要采取防坍塌加固、裂縫灌漿加固、墻體防風蝕和防雨水沖刷侵蝕加固等技術措施。加固主要是為上層土墻進行木板圍擋作業,并對上下墻體進行加固處理。
有關人士表示,修復后將進一步展現明秦王府古城墻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