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太原11月16日電(王學濤 王井懷)面對全村上千萬元的燃氣取暖“缺口”,張計小一籌莫展。供暖季來臨,村集體不得不先墊上60萬元,給村民供上暖。
張計小是煤炭大省山西太原市殷家堡村居委會副主任。自從2012年村里實行“煤改氣”供熱后,罩在村頂的“煙蓋子”不見了,但隨著天然氣價格不斷上漲,百姓直呼過不起冬。
擔憂的并不止他一村。記者走訪太原市大馬、小馬、北張等“煤改氣”社區后發現,幾乎每個村莊的今冬供熱皆有欠賬。
太原市大馬社區負責供暖的武三只告訴記者,天然氣價格從去年的每立方米2.26元漲到今年的3.6元,供熱成本達到每月每建筑平米9.2元以上,如果按新價格收取暖氣費,供熱費用缺口將達1200余萬元。
11月中旬以后,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正式進入供暖季,霧霾天氣再度引發公眾對空氣污染的擔憂,和往年一樣,各地為了治理大氣污染,紛紛實施“煤改氣”工程。
專家對煤炭和天然氣在相同能耗下排放污染物量對比分析發現,兩者排放灰粉的比例為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為700∶1,排放氮氧化合物比為29∶1。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和高效能源,市場需求日益旺盛。
在山西太原,兩年間完成“煤改氣”的常年運行鍋爐近400多臺,分散燃煤采暖鍋爐1100多臺。“僅此一項,去年減少用煤25萬噸,今年再減少20萬噸。”太原市環保局區域污染控制處處長孫建星說。
山西昌達隆供熱有限公司去年投入近3000萬元,建成了太原市最大的燃氣鍋爐設備。公司經理張榮舟說,改造后每年可以減少煙塵排放1500噸,二氧化硫550噸,灰渣2100噸。
環保優勢雖然顯而易見,然而,氣源不足、成本高,成為掣肘“煤改氣”的兩大決定性因素。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13年全國天然氣迎峰度冬供應保障協調會上透露,今年全國天然氣供應缺口達220億立方米,經過各方努力挖潛后,仍有100億立方米左右的缺口。
中國“富煤缺油少氣”的能源結構,以及天然氣自給率低、需求增長過快、季節性波動大等因素導致供需矛盾將長期存在。
太原市城鄉管委會供熱供氣管理處處長王小春表示,今年太原市政府將對燃氣供熱這塊進行單獨補貼。2015年太原市要達到清潔供熱全覆蓋的目標,改造燃煤鍋爐是必然趨勢。
山西省社科院能源所副所長王云珠建議,一方面,供熱企業要擺脫用氣供暖的虧損,還需要更多財政支持。只有政策配套補貼到位了,才能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應繼續深化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