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指出,“持續進行的新型城鎮化,將為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從農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創造新空間”。城鎮化的重要性再強調也不為過,但如何推進城鎮化進程卻需要慎之又慎,在我國這樣一個具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推進城鎮化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城鎮化是一個與經濟相輔相成、自然和漸進發展的過程,也是我國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率有了較快發展,從1949年的10.64%,到2011年的51.27%,2012年底的52.57%。城鎮化率每提升1%,約產生7萬億元的需求。以此計算,我國城市化率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可產生超過 200萬億元的需求。這對我國持續30多年的高增長后續寫“中國故事”意義深遠。
農村經濟學家邁克爾·利普頓曾提出“城市偏向理論”:當今世界窮國的最重要的階級斗爭,既不是資本和勞動的斗爭,也不是外國利益與本國利益的斗爭,而是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之間的斗爭。我國的新型城鎮化,就是在城鄉共同發展中從制度上消除和防止這種矛盾和斗爭,使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共享發展成果。在成都,由于城鄉統籌,“一樣的學校、一樣的衛生院”,公共服務幾乎已經“均等”。
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改變地方政府競爭模式。地方政府競爭曾經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伴隨著地方政府日益深入市場,“政府即公司”的弊端越來越突出;形成產能過剩的根源,往往在于政府替代市場,政府成為投資主體。這些年許多重復建設、低效率的投資,大都是地方政府主導、推動的結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綠色增長與綠色轉型,公司型政府顯然不可取。地方政府競爭產生的“造城”運動,不是新型城鎮化。
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在原有體制下,地方財政支出責任大,不得不搞土地財政,靠融資平臺大規模舉債。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應該在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的前提下理順中央與地方的財稅關系,形成公共服務導向的央地關系。在此基礎上,未來各地政府將在另一個層面上展開競爭:比誰的市場更開放,比誰的服務效率更高,比誰更加遵守市場“游戲規則”,比誰城鄉更加平等、和諧。新型城鎮化不僅是住在城中,更是幸福在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