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數不清的游客長龍、只見人頭攢動不見景……在人山人海的景區,假日成了“堵日”。攜親友出行的游客,好心情也大打折扣。
據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通報,今年國慶長假以來,各地陸續發生景區容量超載問題。部分游客投訴反映河南云臺山、湖南張家界、山東嶗山、貴州梵凈山等景區接待人數超載、游客滯留問題。
近年來,每到節假日,多地景區客流井噴已成常態。據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通報,2012年10月4日,南京中山陵為最佳接待量10倍,廈門鼓浪嶼、敦煌莫高窟為最佳接待量8倍,北京故宮、寧波溪口景區、山西平遙古城、湖南衡山為最佳接待量4倍。
節假日熱點景區持續爆滿,超載嚴重,帶來的安全隱患也不少,應當引起足夠重視。
為何選擇扎堆出行
“景區超載有其固定的時間節點,一般出現在各個節假日,表現最為突出的便是十一黃金周。”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認為,造成十一黃金周景區超載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的假日制度。
劉思敏認為,我國的假日總量在全球處于平均水平,但長假相對稀缺。“春節長假要走親訪友,其他假期較短,算來算去,最適宜出行的長假只有十一黃金周了。”長假過少,旅游需求集中爆發,使得旅游需求和景區供給出現嚴重失衡。
“其次,十一黃金周對景區尤為重要,特別是一些地方政府經營的景區,在經濟利益驅動下忽略了容量控制。”劉思敏認為,從景區本身來看,門票收入占景區營業收入過高,而黃金周又是旅游需求集中釋放的時期,營業收入在全年總收入中顯得更為重要。為謀取最大經濟利益,景區流量控制和游人安全問題容易被忽略。
劉思敏說,對大多數游客來說,扎堆出行也是無奈之下的最佳選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2008年1月1日開始施行,但在現實中并未得到嚴格執行。“帶薪休假難以落實,大多數游客要想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就只能湊黃金周的熱鬧了。”
游客出行需要松綁
面對十一黃金周景區超載的現實難題,該如何減負?怎樣為游客出行松綁呢?
首先,假日制度設計上,劉思敏認為,在帶薪休假落實難的背景下,增加長假供給可以起到“疏”的作用。“比如,恢復五一黃金周,增加其他法定假日時間等,假日制度更加人性化,讓游客出行時間有更多選擇,以此來緩解旅游需求和景區供給之間的矛盾。”
其次,在為黃金周減負方面,景區也大有可為。今年10月1日實施的旅游法中明確規定,景區接待旅游者不得超過景區主管部門核定的最大承載量。景區應該制定和實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以采取門票預約等方式,對景區接待旅游者的數量進行控制。
“景區根據最大承載量控制客流,的確是一種可行之道,但從旅游法4月份公布至今,最大承載量如何統一計算并沒有公布,實行起來也不能一蹴而就。”劉思敏說,景區控制客流容量需要諸多細致工作,比如,全國幾萬家景區的最大承載量該由誰來評審?評審機構的資質該由誰來授予?確定的最大承載量是否科學等等。“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選擇試點推開,在游客安全和景區容量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