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譚少容報道)“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必將提升我國城市化質量,有利于我國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對公共服務均等化將產生積極影響。”這是今天下午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在住建部舉行的“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化質量”研討會上專家們提出的一致意見。
在中國的城市化率剛剛過半之際,9月16日,《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發布。據悉,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次以國務院的名義就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文,這份文件的發布對于城市化質量的提高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又將預示著哪些商機?
國家發改委經濟綜合改革司副巡視員宋葛龍從改革的角度談了此次《意見》發布的三點重要意義:第一,體制改革,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運營,鼓勵公民參與市場經濟,體現了公平競爭。第二,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是所有權與經濟權的改革;第三,城市管理體制改革,政出多門、相互分割、各自管理的機制向現代城市管理體制邁進。不過,他指出,改革對社會經濟發展重要,不能盲目決策,應考慮基礎設施建設可經營的持續性。“由于將來還有農民要進城,人的城鎮化除了關注2.6億農民工,還要關注將來進城農民的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他建議文件的著眼點應放寬,讓農民享受到改革的“紅利”。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城鄉規劃處處長翟寶輝認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將是下一輪城鎮化推進的重點。“過去大量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但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由于投資不足,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混亂,經營的持續性、連續性不夠,基礎設施聯網呈現功能沒有得到發揮。”他認為,城鎮質量決定城鎮化的質量。正如他所言:“中國城鎮化的希望在于實行中國夢,中國城市夢最重要的依托是城市基礎功能的發揮,而城市基礎功能依賴于基礎設施發揮和聯網成線,希望基礎設施能得到共享。”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歐陽東認為《意見》如何貫徹是關鍵,并提出了四點建議。第一,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未來商業運營模式很重要。除了保障運營安全,應急預案很重要,提高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第二,前瞻的科學規劃很重要,科學的布局很關鍵。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工程,法國巴黎下水道就非常有前瞻性,故宮也是很好的案例。第三,能幫助我們解決快速城鎮化配套建設的問題,給設計、施工、運營等產業鏈提供商機,給企業發展帶來機會,提供了很多的就業機會。第四,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很重要,將有助于推動中國工程建設行業在我國綠色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針對素有“世界礬都”之稱的礬山鎮因資源枯竭正面臨產業轉型,歐陽東對其通過城市建設帶動旅游開發提出了三點建議:要有完整的策劃案、要有運營模式以及完整的宣傳體系。
作為節能環保行業的從業者,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化節能環保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凱指出了我國環保基礎設施領域存在的幾大問題,即環保設施價格形成機制不合理,管理征收不到位;污水回用重視不夠,污水處理“重水輕泥”;垃圾處理“重焚燒、輕飛灰的治理”,造成污染物轉移;基礎設施管網設施落后以及基礎設施市場運營主體高度分散等。鑒于此,他認為,文件將給節能環保行業帶來無限商機。他建議環保基礎設施作為城市的公共服務,在建設前應有完整的規劃體系。對此,政府應有推動意識,公眾應有按制付費意識,企業應有誠信守法意識。
朗詩德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錦成認為城鎮化是拉動經濟的主力。基礎設施建設應有民營經濟投入,不至于讓國家出太多的錢。“我國的城鎮化應因地制宜,不能只有一個樣板,不同地方應有不同案例。”他指出,城鎮化要解決就業問題,讓老百姓返璞歸真,同時要應地制宜,不能破壞生態,城鄉發展做到零排放,要有節約意識,追求樸實、自然的生活方式。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秘書長蔡義鴻直言,此次意見是針對城市的基礎設施,希望通過具體的實施觸動并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而帶動農村的發展。他說:“我國農村空心化現象嚴重,基礎設施建設最欠缺的是農村。”
據悉,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辦,由城市化雜志、城市化網承辦,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秘書長蔡義鴻主持。國家發改委經濟綜合改革司副巡視員宋葛龍、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歐陽東、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城鄉規劃處處長翟寶輝、中化節能環保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凱、朗詩德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錦成、住建部建設環境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助理洪振斌、城市化雜志主編顧晴等出席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