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民反映,便民的綠道驛站不能如廁,在二沙島游玩時想去一處綠道驛站如廁,但是驛站卻大門緊閉。不僅二沙島,在臨江大道上也有幾個驛站“變了味”,有的變成茶藝館,有的部分變成私人會所。市民如廁不便,憋得慌。相關部門回應稱,管理上可能存在漏洞。(9月9日《廣州日報》)
綠道廁所驛站變成茶藝館、餐廳、私人會所,不是一個小動作,它改了姓——原來姓“公”,如今變身私營場館,全姓了“私”,屬性之變,非同一般。
這個“變”,不同于川劇變臉中的瞬間一甩,驛站、廁所變身茶藝館、餐廳、私人會所,一定涉及土木、水電等改造、裝修工程,餐館會所更要設施齊全。換句話說,綠道廁所驛站變成經營場所,不是一兩天的事,是要經過一段時間并在市民的眼皮底下進行的。這背后如果沒有政府權力的作用,不可能變得了。
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綠道廁所驛站變成經營場所,得到了政府管理部門的明示或暗示。如果是這樣,通常的做法是,以試營業進行民意試探,如果反對者寥寥甚至有人說好,說明本身代表了民意,那就按計劃正式運營;如果有人強烈反對并引發了媒體的深度介入,那就讓新聞發言人出來表態、滅火。表態當然也會見機行事,隨機應變,預留退路。
報道中所稱“相關部門回應稱,管理上可能存在漏洞”,就是這種有回旋余地的表態。還可以預見的是,回應者會根據公眾和輿論的反應,及時調整回應的時機和內容,啟動危機應對預案。如果公眾輿論壓力大,就會立即表示:“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近日將取締經營場所,恢復綠道廁所驛站”。
其實,這樣的障眼法,是很蹩腳的,明眼人一瞅便知。“漏洞”,是指小孔或縫隙,是系統中的安全缺陷,其最大特征是小而隱蔽,不易察覺。廣州部分綠道廁所驛站變成經營場所,分明是一個明晃晃的大窟窿。被相關部門輕描淡寫成“漏洞”,這倒是一個管理上的漏洞。
在廁所驛站上打主意的目的,只能讓人揣測為盈利。比較能擺到桌面上的理由是,政府對公益設施資金保障不足,通過租賃公益場所,以期彌補,這好辦,市民如廁,是實實在在的民生,重點保障就行;如果把綠道廁所驛站變成經營場所,存在著相關部門的利益訴求,又不便明說,于是想到了借雞下蛋,這個要不得,就應加以糾正。
當然,這只是我的臆測,不能把管理部門總往壞處想。綠道廁所驛站變成經營場所的實際情況,可能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但不管怎么說,我只是希望看到本是公益的,就讓它們重歸于公益,還方便于市民,不要再讓市民憋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