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株洲“高塘”為“城鄉統籌”提供模本
時間:2010-05-24 18:19:38
來源:株洲網 作者:鐘聯明 左慕軍 包正州
位置獨特,土地極俏整體征收,成本降低
高塘村隸屬馬家河鎮,與湘潭縣毗鄰,南依天易大道,東臨京港澳高速,湘江依村而過,位置優越,是全省 “兩型”社會建設天易示范區中的一個村。早在2005年,該村即被納入省立項目 “歐洲 (湖南)工業園”規劃建設用地區。奇瑞汽車生產基地擬落戶于此。
去年,天元區在高塘村大規模征用土地。采用 “村組整體征收、整體拆遷,村民整體安置、整體轉城,土地征轉分離、先征后轉”的辦法,一次性征收8個村民小組的2700余畝土地,約占全村土地面積的30%。今年4月,又對4個村民小組的600畝集體土地予以擴征。
專家稱,適度超前進行征地拆遷,可有效降低征地成本。與宗地征地拆遷相比較,高塘村的成片征拆、整體征轉無需以路網為片,無需進行二次安置,還可避免山地糾紛、二次拆遷等常見矛盾。高塘村土地的征收成本約為12萬元/畝,招商優勢相當明顯。
更重要的是加快了供地速度。正常情況下,一宗項目用地從征到供,需要半年到一年。在高塘村僅用了4個月,即完成了2700畝土地的征轉分離工作,大大縮短了項目交地時間。專家指出,前瞻性的土地集中開發,可使 “土地等項目、熟地招商”成為現實。
集中居住,鄉村有社區身份轉換,生活無憂慮
高塘村有村民1953人,以前的家庭收入主要來源于傳統種養業和外出務工。土地被征收后,該區以 “住有所居,勞有所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為目標,敢闖敢試,先行先試,邊干邊試,大膽突破,較系統地解決了失地農民的長遠生計問題。
安居才能樂業。天元區按照 “政府主導、統一規劃、市場運作、成本銷售、社會化管理”的原則,興建了面積約8萬平方米的 “新高塘安置小區”,把農家村莊建成城市社區。至去年底,該村254戶征地拆遷戶全部按成本價購買了安置房,不少村民目前已喬遷新居。
同時,該區一次性將高塘村850多名失地農民整體轉為城鎮居民,占村民總人數的44.7%。根據不同年齡,這些 “新居民”從此可按期領取到數額不等的養老保險補貼、基本生活補助費、老年生活費甚至退休金,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在就業方面,該區對失地農民免費進行就業、創業培訓,購買公益性崗位予以安置,還對進區企業安置失地勞動力就業等進行規范。400多名剩余勞動力先后找到就業門路。52歲的羅建思原來在家種田,年收入不足2000元。在安置小區當保安后,月薪逾千元。
理好財,村民成股東用好財,死錢變活錢
在 “征轉分離”的模式下,該區相關部門引導農民正確 “分配”和使用征遷補償款,防止村民大手大腳、亂花亂用。
鼓勵失地農民將錢變 “活”。全村添置挖掘機、大貨車等30多臺。李志明一家獲得170余萬元補償后,花87萬元買了一臺挖掘機、一輛大貨車,用6萬元入股村集體企業,還買了房子、小車和保險,剩余的則存銀行。現在,挖掘機和大貨車的月收入少則2萬元,多時逾3萬元,是以前的4至6倍。
在征遷補償款中,村集體有巨額提留。為讓這筆錢 “生生不息”,去年8月,高塘大禹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注冊成立,村里以980萬元的集體土地收入控股,村民自愿參股,總資本達1528萬元。全體村民都是股東。今年4月28日,公司首次分紅,回報率高達13%。
發展成果大家分享。去年,高塘村投資200萬元,修筑繞村水泥路,完善水利設施。此外,村務中心、村衛生所、養老院、幼兒園、文體活動中心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今年春節期間,全村人均分到2.5公斤鮮魚。3月份起,村里284名6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領到大米10公斤、食用油1.5公斤。
“高塘大禹”發展勢頭強勁,目前已擁有3家子公司:生態園林綠化公司、土石方機械化工程公司、農業休閑公司。村黨支部書記羅平對未來充滿信心:力爭年內再發展3家子公司,成立大禹集團公司,將高塘建設成天易路上的 “橋頭堡”,打造成株洲地區的 “華西村”。
記者手記
“征轉分離”給高塘村人帶來了歷史性的發展變化, “敢闖敢試、先行先試、邊干邊試”的發展觀念,讓他們創造性地實現了 “村組變社區、村民變居民、村民變股民、集體轉國有”的 “高塘模式”。
“高塘模式”為經濟較發達地區城郊的 “城鄉統籌”提供了一個可供參照的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