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城市化進程、城市核心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古城保護等話題,回過頭來看約克和國內現在的一些做法,啟發良多。
啟發一,保護城市的歷史與文化,就是保護這個城市的恒久發展動力。在英國,古城保護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而且切實影響著城市規劃與建設,這不僅僅是建筑學方面的問題,而且是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綜合問題。約克,這座見證了英格蘭諸多重要歷史時刻的小城,以其古老的歷史沉淀和適宜人居的現代化發展環境,獲得了歐洲最受歡迎城市、英國最宜居城市等榮譽,并依此為這座城市贏得持續不斷的財富和永不枯竭的平穩的發展動力,一方面在于它擁有獨特而豐富的旅游資源,更重要的是這里的人們用開放的心態、長遠的目光精心保護著這些資源。反觀國內,鳳凰古城設崗強征入城費,臺兒莊古城清空原住民,把古城變成博物館,似乎還是以封閉的、急功近利的心態在圖發展。更不用說那些完全拆毀重建的新古城。那已經不是古城了,這種假古董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在這方面,國人特別是有權階層,應當真正認識:人類不僅被賦予對大自然的使用權,同時也負有保護包括自然環境與文化遺產在內的公共遺產的歷史責任。人類生存的真正意義最終體現在對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雙重追求之上。正如英國藝術大師莫利斯在一百多年前指出的那樣:“歷史文化遺產應該成為鑄造一個民族進步與希望的神圣紀念碑”。
啟發二,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重在質量,利在長遠。在1750—1851一百多年的時間里,英國的城市化的水平即由10%提高到50%以上,我國2012年才達到這個水平。30年后,即1881年英國完成了城市化的歷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城市化(工業化)的國家。在2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從早期的跑馬圈地、大饑荒、移民潮、環境污染、倫敦煙霧、文物古跡的大破壞,到現在的山清水秀、田園城市、歷史名城遍布、經濟文化多元化發展,英國給我們提供的既有失敗的教訓也有成功的經驗。其中最重要的是英國人絕不會再干那種以損害環境為代價追求所謂經濟發展的傻事了。而這種“先污染再治理,邊損害邊保護”的傻事我們還在干。如此這般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當然是不可持續的,是讓人膽戰心驚的。就拿古城保護來說,我國許多古城保護在開發中走偏的根本原因,是發展觀的變形。急功近利的發展觀使古城淪為片面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工具,歷史文化的傳承淪為附庸,甚至被完全拋棄。于是,國家政策和法律規定輕易被突破,古城保護的旗號甚至成了破壞古城的幌子。那些喪失了歷史文化基因的古城,也一定帶不來期望中的經濟利益,古城的生命就此被扼殺。
啟發三,合理的增長與增長的極限。從英國乃至歐洲的城市考察歸來,許多人都會留下這種印象,就是這些大名鼎鼎的城市基調灰色平淡,缺少現代與時尚;社會經濟生活節奏緩慢,經濟發展呈現“停滯”。 2011年,雖然說英國的GDP總量還是維持在世界的第七位,但是其增幅只有0.8%,可以看出現在的英國經濟缺乏著一定的活力。與國內日新月異、現代時尚的城市建設,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夜以繼日、忙忙碌碌的經濟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果我們據此得出歐洲國家城市經濟發展遭遇瓶頸、經濟增長乏力,而我國經濟發展欣欣向榮,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這樣的結論,顯然是片面的。
考察中,我們近距離觀察了英國城市政府部門的運作模式,接觸了不同階層、不同職位的各色人等,處處感受到他們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恪守的“保守和節約”的理念。無論是國家還是人民,英國遠比我們要富裕,但是他們在“夠用就好”的消費理念指導下,日常花費遠不像他們擁有的財富那樣夸張,時時處處透露著適度和節約,你看不到小氣,感受到的是“適可而止”的貴族風范。
旺盛的需求推動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快速持續發展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資源并給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反制了生活品質的提升。人們的欲求有沒有一個合理的度?經濟增長的極限在哪里?經濟學家們現在也很難清晰地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歐洲發達國家城市發展的現狀給了我們另一個啟示,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解釋這個現象,經過長時期的發展,英國的這些城市(鄉村更明顯)已經日益接近于一種沒有量的增長和擴張的平穩狀態,好比我們把衛星送上太空,達到一定高度后,衛星將沿一個相對固定的軌道平穩長期運行,而這種“長期平穩的運行”正是城市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基本特征。
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處于快速發展期,到2035年,預計我國的城市化率達到70%左右,那時我們才算真正進入所謂的工業化社會。我國南北東西經濟發展不平衡,差異很大,有些地區和人群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能力已經達到和超過發達國家,同樣還有不少地區還很落后。無論處在哪種階段,我們都要把握好合理增長的度,避免超過合理需求和環境容忍度的過度增長,避免過度的城市開發產生的“鬼城”,避免過度的礦產資源開發造成的山河破碎,污染橫流。與此同時,要大力提倡中華民族勤儉持家的美德,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多為子孫后代著想。歸根結底,城市的發展,真正重要的是成為長久可持續的城市,而不是成為一時大規模的城市。在這方面,我們要向約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