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袁崇法在接受《城市化》雜志采訪時說:城市化的成果分享應該涵蓋全體國民。以下為《城市化》雜志的采訪報道。
就如何提高中國城市化質量,袁院長認為“這是個涉及多方面的大問題”。“首先要重新認識城市化的理念,認識到城市化既是一個經濟發展的過程,又是一個社會發展的過程。無論從生產組織方式還是社會生活方式,都是全民的實踐。它不是一部分人住在城里,一部分人住在鄉下,不是城市化率多大比例合適,城市化速度多快合適的問題。從內涵來看,城市化的最終完成,在要素和商品領域要形成統一的城鄉市場;在生產組織方式上要形成統一的社會分工體系,無論從事什么業態,完全是現代化的;在生活方式上,要實現以城市為標桿的現代消費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講,不存在比率問題,城市化的成果分享應該涵蓋全體國民。”
就目前我國城市化的重點放在投資建設領域,袁崇法分析,原因在于整個經濟轉型發展中,我們希望城市化帶動中國的內需,改變過度依賴出口拉動的經濟發展方式,因為城市化既有投資,又有需求的拉動,所以把城市化看作宏觀上調控經濟或者引導經濟發展的作用。袁崇法說,“它確實有這個作用,但如果將城市化僅僅看成這種作用,就會片面,城市化就會搞得過熱,存在危險性。因為城市化意味著由一個傳統的農業社會,或者說傳統的二元結構社會,走向一個單一城市社會的歷史性任務。”
他進一步闡釋說,從經濟上來講,高度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將替代過去兩種生產方式——農業生產方式和工業生產方式。通過社會分工的現代生產方式,將所有的業態納入到一個社會分工大生產的體系當中。從業態本身來看,農業離不開工業,工業離不開農業,這兩者通過分工結合在一起,整個社會的組織方式發生很大的變化。從社會形態來講,過去純粹的封閉式的農耕社會由于工業化的推進已經不存在了。從經濟要素流動、經濟發展、生產方式看,勞動力在充分流動,資金在充分流動,土地盡管有各種限制,也還是處于流動狀態。產品也是一樣,不是農民想怎么生產就怎么賣了,而是按照市場要求。這個市場要求是按照統一的市場需求來界定農產品,即便不叫訂單產品,也是按照市場需求在生產。這些都表明,二元結構已經很難找到明確的界限了。
基于以上分析,袁崇法認為,“任何一個領域的生產都可以看作是一種分工,是社會生產的一個領域。整個社會生產方式是統一的,社會化的,通過高度的分工形成一個大一統的完整的體系,產業之間相互依賴,而不是相互獨立。這樣一種生產方式也完全改變了農民的生活方式。”
在袁崇法看來,農民生活方式的追求樣板就是城市生活方式,而城市生活方式也確實代表著現代生活方式。那么,現代生活方式和傳統生活方式的區別是什么呢?“現代生活方式不是自給自足,而是高度依賴整個社會提供的服務來生存。所以,現代生活方式中的人越來越不獨立。”在袁崇法看來,也正是依賴這樣一個社會提供的服務,人們的生活質量得以大幅度提高。
“所以,城市生活方式實際上表達的是一種現代理念的生活方式,農村生活方式要追求現代生活方式,就會以城市生活方式為標桿,要求更多的社會服務滲透進去,提高生活質量。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農民為什么要進城了。除了農村就業機會少,收入上升緩慢,進入城市,可以解決就業,提高收入之外,他們還可以實現一種現代的生活方式。目前2億多流動人口,1.7億左右來自農村,意味著來自1億多個家庭,這1億多個家庭在過去10多年中,大部分都有人出去過,現在他們也和城市或多或少地有聯系。”袁崇法認為,對于城市生活的追求,不是做夢,而是一種已經步入的實踐。這樣一種追求是合理的,也給農民工更多機會去實現人生的價值。
此外,通過多年來調研各地的農村,袁崇法發現,農民希望和城里人一樣過上平等的、現代的生活,即便在農村也有強烈的愿望。“比如河南鞏義縣竹林鎮,這里離城市很遠,村子周邊并沒有很好的環境,甚至連道路也不是很好,農民自己卻在那里蓋了一棟五層樓。這說明,他們要在當地實現他們的城市夢,這不是‘被上樓’,而是自己蓋樓搬上樓的,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相比之下,過去破舊的小茅屋,連人的尊嚴都保證不了。”
袁崇法還表示,從事農業,未必就住在鄉村。歐美的城市化已經表明了這一點。并且對于農民來講,不僅希望生活方式是現代的,而且希望從事的工種也是現代的。“我們現在要做的事,不應該是追求表面上的城市化率的高低,而應該推動深入經濟社會內部實質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