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國內有關部門就愛整些“平均”、“人均”數字如人均收入、人均住房、人均擁有什么的,意在標榜各自行業之豐功偉績。這不,日前央行曝出的一個“人均”就再次驚爆了眾人的眼球,牽動了眾人的神經。
12日央行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國人民幣存款余額達100.91萬億元,首破百萬億元大關。若按我國13億人口計算,國人人均存款額是77623元。
13日,又有媒體更正,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個人存款余額為44.17萬億元。以全國人口總數13.5億計算,人均住戶存款應為32719元。
無論是7.7萬還是3.2萬,這不重要,數字大小而已。重要的是,上述數據意在說明我國個人存款不菲,老百姓很富有了。
此論一出,引得眾多網友大吐其槽,“我怎么又被平均了,躺槍啊”,“偶又在拖國家后腿了,對不起國家啊”……
為了驗證以上數據的真實與否,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做了一個關于中國人均存款的投票,在3萬余網友的投票中,只有7.3%的人存款超過77623元。李開復的結論是:平均數字其實是很小部分很有錢的人和一大批窮人的平均。
按照央行自己的2013年第二季度儲戶問券調查報告數據,全國10%的最富家庭占據了當年總儲蓄的74.9%;大量低收入家庭在調查年份的支出大于或等于收入沒有或幾乎沒有存款。
人均,其實就是一個很欺騙人的字眼兒。試想,某甲存款20萬,某乙存款為零,甲乙平均存款即為10萬元,你說某乙冤不冤。借用一句“真言”:人均存款把富人“變”窮了,把窮人“變”富了。而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積、人均擁有財產等等,均同此義。
同理,把沿海和內地、東部和西部、城市和農村,都拿來平均一下,又會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還有一個問題很重要,這些存款真的都來自于居民個人么?
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的儲蓄存款中,相當一部分是經營性集團消費基金,是對公存款,即所謂“公款私存”;多年來,政府部門和企業團體的儲蓄率一直在增加,而居民家庭儲蓄在總儲蓄中所占份額卻在下降。這就是說,人民幣存款大多數是公款。把公款儲蓄平均到居民個人存款,當然很“喜劇”。
所以,依筆者的看法,“人均”就是浮夸,就是掩飾,就是忽悠。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說,“人均”沒有絲毫的實際意義。
所以,什么時候“人均”少了,離“實事求是”也就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