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屆中國房地產科學發展論壇平行分論壇:“建言新型城鎮化”中,中國城市規劃院副院長楊保軍認為,現在的城鎮化水平是52.7%,嚴格意義上說,這不是城鎮化水平應該叫非農化水平,新型城鎮化其實也不新,就是回歸到城鎮化的本意就可以了。
他說,高度集聚的東西不一定就可以推動城鎮化,但是很多省為了推動城市化,就讓農民拆遷,讓一個村蓋30多層的樓。可能原來是在家門口種地,現在還要走幾公里種地。
以下是訪談實錄:
對新型城鎮化的理解,我的觀點就是上午華生教授講的,就是新與舊的差別,本質差別,首先是因為產業結構發生了變化,從事農業的勞動力越來越少,他們轉為從事二產、三產,首先是經濟發展引發的,由于農業的生產活動的分散性,而第二產業特別是第三產業是集中的,就帶來了生產活動在空間上有變化,就會引起空間結構的變化,然后在空間結構的變化中,要適應空間的聚集,人就要發生變化,由過去的農村人口,要接受更好的教育、服務等等,農業的人口會越來越少,而城市的人口會越來越多,從這三個結構的變化,我們就可以區分出舊和新。
第一個我們已經實現了,產業結構這些年在發生變化,標志就是農業的產出比重在下降,二、三產業在提升。
可是第二個和第三個變化就有意思了,第二個空間結構的變化有些問題在里面,第三個社會結構的變化幾乎就止步了,與其說我們現在的城鎮化水平是52.7%,嚴格意義上說,這不是城鎮化水平,應該叫非農化水平,新型城鎮化其實也不新,就是回歸到城鎮化的本意就可以了,至于說到規劃,在我們考慮我們國家城鎮化的時候,這些年的調查發現,有兩個層面聚集的態勢比較明顯。
一個就是特大城市,仍然具有吸引力,像長三角、珠三角,人口仍然在增長,但是增速在放緩,第二個特征,就是原來是跨省流動人口多,現在在減少,現在省內流動人口在增加,只要經濟有活力、經濟是發展的,人口聚集一時半會停不下來。
第二個就是縣城這一級,由于社會保障、服務強調了以后,它作為打工人員回流和農村人口創業的一個載體,呈現一種集聚的一個態勢,縣城這個單元有四個功能,一旦政策到位以后,縣城會成為很多的打工人口回流和農村人口創業的一個地方。
關于人往哪里去的問題,我贊成你首先要尊重人的選擇,而不要做強行的安排,但是尊重選擇是基于相對公平的條件,也就是說你把人家自由選擇的一些障礙問題消減了,如果你可以做到這個,那么我認為大城市、中小城市各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而絕不會出現所有的人都跑到一線城市去了,假如說所有人只去一線城市,不去中小城市,各自有各自的產業分工,最終人的選擇不僅僅考慮經濟因素,考慮社會、經濟、文化等,只要我們政策調整得當,我認為中小城市仍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和生存之道。
關于密度問題,剛才馮總把他這些年對立體城市的思考說了一下,從經濟學來說,就是希望用最小的空間換取最大的交換量,信息的交換、商品的交換等等,所以才有了三個集聚,因為有產業集聚的需求,才需要你提供方案,如果我做了一個高度集聚的東西,就一定可以推動城鎮化,這就錯了,因為我看到很多政府做這個事情,很多省為了推動城市化,就把農民拆掉幾十個,就讓一個村蓋30多層的樓就可以了,但是產業沒有集聚,可能原來是在家門口種地,現在還要走幾公里種地,不要通過集聚,我就一定能夠推動高效率經濟集聚的活動,這是我的一個看法。
所有的投資者都是非常聰明的,土地、資本、技術,這三者是不可替代的,土地便宜的時候,他就少用錢,少用技術,這三個東西很簡單,利用效率低的是工業,因為工業是零地價招商,然后是學校,學校是劃撥用地,我們有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一個標準,現在教育系統要高標準、現代化,給我們提供的標準是我們的兩到三倍,往往一占就是一大片地,現在一搞一個大學園區20個平方公里,有一句話,就是越是便宜的東西,他就越是粗放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