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關于高考狀元最終能否成才的爭論不斷。7月8日《新快報》報道,調查報告顯示,近7成高考狀元已難覓職場蹤跡,大多數人恐已“流失”海外。
與“高考狀元近七成恐已流失海外”相對應的信息是,狀元們出國留學的比例高達60%,而且學成歸國的僅占少數,人才流失問題嚴重。而《人才戰(zhàn)爭》一書認為,中國“絕對是目前世界上數量最大、損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國”。那么,結合社會給予狀元的種種光環(huán)現象,狀元崇拜和狀元流失的尷尬“對決”就超出了教育學意義,而是一個具有社會學、人才學等多重意義的命題。
盡管對狀元的認識正在逐步回歸到常識的狀態(tài),如狀元僅僅是一次考試的成功,具有偶然性,但是在各種功利動機下,對狀元的崇拜和盲目迷信依舊橫亙在社會面前,讓我們揮之不去。云南省教育廳廳長羅崇敏發(fā)微博稱:高考狀元在各自的事業(yè)上幾乎都沒有什么大的建樹,與社會預期相差甚遠。據說,我國改革開放后,約2000多名高考狀元,現在沒有一個成為所在領域的領軍人物。根據這樣的邏輯推理,狀元流失似乎不是什么問題,既然無法成為“領軍人物”,流失還可怕嗎?不過,無法成為“領軍人物”,并不意味著狀元的流失就是合理的。對社會來說,要反思的問題是多角度的,最重要的是要反思該如何檢討盲目崇拜狀元的功利氛圍,又該如何走出這種功利陷阱?更要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狀元的流失?是個體選擇還是制度、環(huán)境?
如果對狀元的流失無動于衷,盲目崇拜乃至炒作狀元愈演愈烈,恐怕只能說明社會的短視和不長進吧?在承認高考狀元特有的價值之余,有關方面特別是名校應停止“高考狀元之爭”,社會各界也不應讓其保持“高曝光率”,更不應用狀元來謀取私利。有報道顯示,美國基礎研究中的重大科學成就,百分之七十五來自于不為人們所普遍關注的小項目,諾貝爾科學獎的得主也大都來自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消除對狀元的盲目崇拜是直面和解決狀元流失的第一步。
狀元流失反映了我國科研、企業(yè)機構吸引力的匱乏,如果不進行用人機制、科研環(huán)境、薪酬標準的反思,僅僅質疑乃至謾罵狀元們的選擇,都是無濟于事的。也就是說,不能僅僅把狀元流失的責任都歸到狀元身上。美國有一句諺語說,“得A的學生最后會為得C的學生打工”,字面含義簡單,但也告訴我們,考試能力不代表社會更需要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僅僅滿足于狀元的一時榮耀,只能是一種陷阱。
狀元如同方仲永的“泯然眾人矣”或許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流失問題依然不可小視。中央人才工作協(xié)調小組辦公室的負責人曾指出:“我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學和工程領域滯留率平均達到87%。”也就是說在回國的海歸中,高層次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比例很低,人才結構不合理。許多人才流失與國外的科研條件優(yōu)越有關,而國內缺乏足夠的吸引人才的環(huán)境,特別是制度環(huán)境和軟環(huán)境不足。筆者認為,對狀元流失無動于衷,要作出種種的制度性改變,提高包括狀元在內的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
狀元崇拜和狀元流失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消除狀元崇拜和狀元流失的尷尬“對決”,是一個嚴肅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