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顧晴 報道)又到一年畢業季!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資料統計,2013屆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創新高,達到699萬,比去年整整多出19萬人,因此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大學生就業為什么難?難在哪里?如何突圍?7月9日上午,主題為“大學生就業難不難?”的城市化茶話活動在住建部舉行。圍繞著這一熱點話題,大學教師、企業家從教育體制、市場機制、社會價值觀等多個方面各抒己見,展開了熱烈探討。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李迪華在發言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大學生就業難是個偽命題。目前就業市場存在兩難:企業找不到人才,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實際上這是高等教育發展失誤導致的。”他解釋說,“盲目發展高學歷人才,增加了企業用人成本。另一方面,大學生沒有就業能力,脫離社會。”作為高校教師,李迪華認為,學生不合格是教師不合格造成的。因此,讓每一個學生成為合格的產品,是每一位高校教師的職責所在。
“我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就業與教育的脫節、傳統的思維定勢、大學生沒有實踐,不適應市場。”北京交通大學建筑系主任、教授韓林飛直言:“目前的家庭和學校教育都讓學生處在‘被教育’的狀態下,缺乏市場環境,教育人性的喪失、社會價值觀的扭曲,等等這些都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對于大學生來說,要將專業、就業、愛好結合起來,同時放下架子,就業就會迎刃而解。”
匯思(人力)資源集團京津地區副總經理李艷峰說:“從我們平時外包的客戶中,我們發現,非常缺乏技能型人才,另外,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在于,他們往往不太愿意去一線工作。此外就是眼高手低。這不是就業難,而是觀念的問題。”
北京國倫海事科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浙江商會副會長林秀倫則認為,大學生就業難與當下的教育體制不無關系。他說:“ 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讓所有人都認為,上大學就是最光榮的,所以,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從小學開始就拼命地為考大學而努力。大學門檻高,考上大學就意味著高人一等。但進入大學后,大學往往是高中的延續,并沒有學到太多的技能。”林秀倫建議說:“如果我們的教育都是免費的,像美國一樣,沒有門檻,任何人都可以進入大學,這就會引導學生自由選擇專業,就不會有就業難的問題了。”
永清浙商服裝新城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北京浙江商會副會長林如寧從企業招聘過程中的親身經歷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們在招聘的過程中發現,技能與社會的脫節,讓許多應聘者為了包裝自己,不斷跳槽。對于我們民營企業來說,實在是難以承受。雖然有的人有大學畢業文憑,但在實際工作中,并不能勝任崗位需要。一段時間的培訓也往往不那么令人滿意。”在他看來,只有改變國家人才培養計劃,才能真正解決就業難的問題。
北京兆瑞智信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盧聲杰、北京方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培訓中心項目負責人陳妍孜等也參加了本次茶話活動,并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就大學生找工作,與會嘉賓提出了中肯的建議:任何工作崗位,都要從基層做起,改變思想,放下架子,腳踏實地,態度決定一切。
據悉,茶話活動由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城市化雜志和城市化網聯合主辦,迄今已經舉辦了七屆,每屆茶話活動的詳細內容將通過城市化網和城市化雜志全面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