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在線7月9日消息:近幾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居民對住房需求的增加,地方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及房地產開發開展得如火如荼,我國的城鎮化水平隨之不斷提高。當我們為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而深感欣慰的時候,卻有很多不和諧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城市發展建設與相對有限的土地資源之間的矛盾越發顯現,許多問題也浮出水面。透過這些現象與問題,不由得讓我們為之深深憂慮。
一憂職能部門。隨著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深入,各種法律法規日趨完善,各職能部門依法行政、合法行政已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可不容忽視的是,盡管有著各種各樣法律法規的約束,在城市開發改造的過程中,一些違法違規行為不時出現。少數地方政府領導或職能部門負責人往往只是單純地從地方利益或是自身政績的角度出發,過于注重城市化建設和房地產開發所帶來的短期經濟或政治效應,在對待開發建設過程中所涉百姓的所需所求等問題缺乏耐性,甚至忽略百姓期望,有法律法規卻不遵循,不主動去化解矛盾糾紛,而是通過行政強制力去強行推動,從而激化矛盾。在涉及土地房產等關系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中,少數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表現尤為明顯。殊不知,這種毫無耐性,甚至違法的行為不僅深深損害了百姓的合法權益,也傷害了政府和職能部門的公信力,令人擔憂。
二憂開發商。不可否認,開發商對于城市的美化和房地產行業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開發商們憑借著各種工程賺足了金錢、提升了地位、攢夠了面子。但作為一個真正成功的企業,其立業宗旨應是“利取之于社會,應反哺于社會”,利潤雖是其要充分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也必須承擔起與之匹配的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管理。發達國家的企業在社會管理責任上的勇于擔當對此作了很好的回應。然而,在現實中,少數開發商囤地居奇、抬高房價、賄賂官員、成本虛高、服務惡劣、以次充好,不僅不還利與民,反而變本加厲增加百姓負擔。地價“水漲船高”、房價“蒸蒸日上”,開發商只顧自己賺得盆滿缽滿,將社會責任拋到了九霄云外,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害了百姓,苦了社會。
三憂老百姓。古往今來,老百姓其實是最可愛的人,他們要求并不高,只求一份穩定的工作,能三餐果腹、有衣裹身、一屋遮雨。為了自己居住的城市干凈漂亮,盡管有極少數漫天要價的“釘子戶”存在,但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積極配合城市改造,并作出了犧牲。在近年來房價“漲”聲一片中,百姓收入增長則遠遠落在了房價的后頭。房價漲了,房子和土地被征收拆遷了,可不少地方的補償就有些滯后,顯得不那么“與時俱進”了。一方面是職能部門和開發商希望早日開工的急切催促,另一方面是老百姓對相對不匹配的補償金叫苦不迭。配合征收拆遷吧,補償費用難圓房子夢,以后要么住房成問題,要么再也沒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配合拆遷吧,個人再怎么也不能做城市建設的絆腳石,真可謂進亦憂,退亦憂。
大力推進城市化建設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但城市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關乎各方利益,馬虎不得。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必須秉承為民服務的理念,高度重視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負面因素,以負責任的態度時刻了解百姓的需求、傾聽百姓的聲音,并采取積極措施化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服務于老百姓,并得到老百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