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場的地方,就會存在利潤,這是市場經濟的普通規律;有利潤的地方,就會有官方的涉足,這是我們的市場經濟。誠然,市場離不開調控,然而,過多的行政干預則會讓權力處于絕對的壟斷地位。
7月1日起,北京要求每個手機叫車軟件都要綁定一個電召平臺,叫車軟件不與電召合作將被叫停。用手機叫車,也將按照“即時叫車每單5元、預約叫車6元”的收費標準支付費用。專家表示,政府的規定實際上是變相的行政許可,過度干預會成手機打車軟件行業發展的障礙。(7月2日《新京報》)
手機叫車軟件,是個新鮮事物。對于許多二三線城市的市民和出租車司機而言,甚至還不知道何為“叫車軟件”,這個時候,北京的叫車軟件卻已經成為了賺錢的工具。所有與此行業相關的方方面面,無論是電召平臺,還是軟件開發商,還是出租車公司,都會從中分得一杯羹。現在,交通管理部門也以官方的身份插了進來,頗有“權力壟斷”的味道。
在缺少規范的市場中,手機叫車軟件的廣泛應用,必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黑出租也使用叫車軟件,以至于消費者分不清何為正規出租何為黑出租;再者,許多地方的出租車司機以及叫車軟件的運營商,都在變相進行收費,這似乎可以理解,畢竟,這世界上沒有什么服務是免費的,可是,叫車軟件卻也容易產生“亂收費”的問題……規范叫車軟件所引發的種種問題,顯然,是當下交通和交管部門需要解決的問題。
對于以上問題,其實許多地方的政府部門已經開始著手進行解決。比如,南京交通部門明確表示軟件“加價叫車”業務意味著變相議價,可能引發出租車行業“議價”現象,攪亂客運市場價格秩序,對此,將嚴查叫車軟件加價服務。至于深圳等城市,因為政府部門認為難以實現統一管理,則干脆取締了手機軟件服務。無論是規范管理,還是直接取締,權力基本上都維護了市場的自由秩序,而沒有引入壟斷經營之實。
有市場的地方,就會存在利潤,這是市場經濟的普通規律;有利潤的地方,就會有官方的涉足,這是我們的市場經濟。誠然,市場離不開調控,然而,過多的行政干預則會讓權力處于絕對的壟斷地位。至于出現權力和企業的勾結和串謀,就不足為怪了。
權力干預過多,長期以來是我們市場管理的一個錯誤思維。這和近期以來“微信收費”所引發的質疑是幾乎一樣的情況。官方,總是想在有利潤的地方插足,或者“雁過拔毛”,或者直接扯下一只翅膀或大腿來烤著吃。而最終的成本則只會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最終還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城市出租行業的健康發展。
減少行政審批,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近段時間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下放了許多之前被權力壟斷的審批權力。對于公眾權利而言,這是一種好事,既在程序上減少了許多,也在成本上降低了不少。具體到手機叫車軟件而言,政府部門應該做的是統一管理、規范管理,盡最大可能剔除此行業中的亂象——不到萬不得以,則不應該增加過多的“行政審批”程序或者直接進行權力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