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6月20日訊中國社會科學院今日發布的《生態城市綠皮書: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3)》指出,生態城市建設是城鎮化發展必由之路。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3)》認為: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生態文明成為我國“五位一體”戰略布局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3)》指出:城鎮化是繼我國工業化、市場化之后,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引擎。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3)》認為:生態城市建設是城鎮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對于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只有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才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保障民生健康,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能實現綠色發展。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3)》以綠色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生活,民生宜居為理念,以提供決策咨詢、指導工程實踐、引領綠色發展為宗旨。將生態城市建設作為最根本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生態城市建設的核心是處理好人與環境的關系,關鍵是轉變人們的價值觀念,著眼點是轉變生產方式,改變生活方式。建設宜居、宜業、宜發展的綠色城市。城鎮化進入快速發展新階段。生態城市建設更加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成為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先決條件,成為最根本的民生工程,成為政府和社會公眾的一致意愿。
《報告》針對生態環境惡化,“城市病”日益加深,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現實進行深刻反思與研究,在十八大前提出了“法于人體”的生態城市建設與管理思想以及淺綠、中綠、深綠“綠色發展三階段走戰略”和“五位一體,兩點支撐,三帶鑲嵌,四輪驅動,和諧發展”的生態城市建設基本思路。以實現生態平衡、扭虧為盈、綠色發展目標(專家認為:到建國100周年建成綠色現代化是有可能的),造福人民。
《報告》遵循生態城市發展規律,規劃生態城市“綠色發展三階段走”戰略,按照生態城市綠色發展理念與建設標準,堅持普遍性要求與特色發展相結合的原則,用“核心指標+擴展指標”建立動態評價模型。評選出生態城市健康發展100強;特色發展50強。提出“分類評價,分類指導,分類建設,分步實施”的梯次推進新路徑。并在分類評價中引入建設側重度、建設難度和建設綜合度等概念。使得不同歷史階段生態城市建設評價、指導性、咨詢性更強,更具操作性。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就要“四輪驅動”,充分發揮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公眾的職能、責任與義務,建設美好生態宜居城市。引領中國城鎮化建設綠色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