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改革或將重啟(6月18日《證券時報》)。我不知道是多少次聽到類似消息了,反正耳朵已經結繭,但愿這一次不是“光打雷不下雨”。
據悉,今次養老保險制度整體改革內容涉及破除養老金雙軌制、做實空賬、提高養老金統籌層級與養老基金入市投資等多個方面。因為涉及各個階層和全民利益,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無疑是一項系統工程;然而,有復雜性并不一定等于不能改、推不動或改成一堆“亂麻”。應當說,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不缺方向、理念、路徑、技術,斬斷“亂麻”,只差一把“快刀”。
眾所周知,養老金“雙軌制”是公眾反響最為強烈的最大不公,是改革首先需要攻堅克難的最大突破口。資料顯示,目前機關事業單位4000萬職工并不進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而由財政供養直接發放退休金。2012年全國企業職工養老金平均1900元,而同期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是其2倍到3倍,這一懸殊差距日益引起公眾不滿。據2006年原人事部財政部印發通知,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皆按其在職工資職務工資(崗位工資)和級別工資(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相形之下,城鎮職工養老金占其退休前工資比例一路下滑,從最初58%已滑至如今的45%。雙軌之間鴻溝如此之大且日益擴大,無論如何,這不符合收入公平。
遺憾的是,養老金改革喊了多年,“雙軌制”非但未破反而有弄出“多軌制”之嫌。原本只有機關事業、企業“雙軌制”,現在卻要變成機關、事業、企業等“三軌制”甚至“多軌制”。由此,改革由兩方阻力變成三方陰力甚至多方阻力,試點推行遇到卡殼抵制實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早在2008年2月,高層就決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五省市先期開展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并明確“事業單位與企業職工養老金并軌,建立職業年金彌補差額”改革路徑。2011年7月,人社部發言人也曾表示,人社部正在起草專項職業年金辦法,作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試點配套政策,然而如今辦法仍未面世。而各試點省市態度曖昧,普遍未明確改革后養老金水平是否變化的預測和承諾,只籠統提及要建立職業年金,卻缺乏具體細節和彌補措施,參與試點者“人人自危”消極回應,最終致使改革試點進展緩慢難以推進。
改革不徹底下刀不狠也導致“愈改愈麻煩”。目前公務員養老仍沿用舊制,事業單位改革雖行至半程,其養老制度卻亂象叢生。全國事業單位人員3000萬人中,有約1000萬人仍由傳統財政供養始終未曾繳費。余約2000萬人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陸續參加社保制度改革,參照城鎮企業職工養老制度,個人按照月工資8%開始繳費,進入城職保養老基金。然而當他們退休后,卻仍按在職工資80%-90%水平領取退休金。這種只改前端不改后端的不徹底做法,形成“多輸”局面。對事業單位人員而言,每月繳納8%費用,意味其在職時收入下降;而這部分事業單位人員只繳了少量的錢,卻按照城鎮職工兩倍支取養老金,事實上又造成企業職工供養事業單位人員的后果,進一步損害養老基金財務平衡;對財政資金而言,雖短期內甩掉了事業單位退休金支付“包袱”,但當城職?;鹗詹坏种r仍需動用財政資金補足。
養老金改革何以成為一堆“亂麻”,學界普遍認為是利益作祟作梗。也就是說,若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并入城職?!把鼣亍逼浯?,改革阻力過大則并不現實。而我不禁要問的是,就養老待遇公平正義而言,作為用稅收養活機關事業人員的企業工人可以為改革大局先期犧牲利益,被納稅人稅收養活的機關事業人員為什么就不可以呢?就技術層面而言,企業工人改革時可以“一刀切”下崗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切一刀”,機關事業人員養老金改革為什么就不可以呢?
前不久,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公開表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不能單打獨斗,而是要在一個總體的改革框架下來進行。其中包括機構分類、人事制度、工資分配、財政保障等多方面的配套措施?!皩τ谶@方面的改革,我們知道公眾有很多的反映,我們一樣也很著急,但我們這次一定要力爭改革能夠成功,不能做一個夾生飯,半道又退回來了?!倍乙f的是,斬養老金改革“亂麻”,不缺別的,只差一把釜底抽薪、壯土斷腕的“快刀”。舍此,恐怕還是難遁紙上談兵胎死腹中的周期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