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建機場,前年動工的事,接近尾聲卻引來輿論爭議。盡管這樣的爭議來得有點遲,但終究還是有益的。消息稱,60多米高的山頭被挖平,山峰間的洼地被填平,削平5座山峰這樣的“大手筆”,當然會讓人擔憂生態環境。
其實,類似“大手筆”并不少。蘭州造新城,據稱要削平的山峰有幾百個,延安同樣在做削山辟谷的事。至于一些地方填海造城之類,亦非新聞。它們究竟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有人說,這必定是拍腦袋的決策。問題恐怕沒這么簡單。去過蘭州、延安這些地方,方知空間可能意味著城市發展。神農架建機場,也是要拉近這個“原始森林”與外界的距離。從武漢到神農架只需“飛”50分鐘,這樣的效益無疑是誘人的。當發展與環境尖銳地擺在主政者面前,如何選擇可能并不容易。
其實,公眾也并不是對一切改變生態的項目說不。公眾反感的是那種“人定勝天”的理念、那種發展當先環境讓道的做法。一意孤行地蠻干,往往只會干出蠢事,最終讓環境報復眾生,讓誰吃不了都得兜著走。
人與自然是能夠和諧相處、相得益彰的,發展與環境的矛盾也并非不可調和,在實踐中總會有解的。這里的關鍵是,地方主政者首先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按照自然的規律行事,懂得越是要發展越是要保護自然。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是多少血的教訓印證的道理,不能輕易放在一邊。而且,越是加強保護,人類才越能從自然中獲益。有了這樣的認知,在實踐中就必以保護環境生態為上。否則,環境的報復很容易吞噬掉發展的成果。
現代的環境科學,已經大多能回答那些人工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前提是我們得尊重科學,把這個影響納入決策的關鍵考量,當公眾希望獲知時周知公眾。神農架機場讓人遺憾之處在于,人們尚不知該項目會對神農架造成什么樣的具體影響,后續有何生態保護措施。目前所獲知的,只是神農架官方寥寥數語的“建機場不會嚴重破壞環境”,這很容易讓人對該項目的環境保護產生猜測和擔憂。
各地在推進發展的實踐中,如果能詳細告訴人們某個項目對環境的具體影響,以及所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那么,地方政府部門不僅會少干些蠢事,也會贏得公眾的理解,而不是總在被質疑中流失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