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樓熱”、“重建古城熱”、“名人故里熱”……每一次的“熱”似乎都是追隨者眾,但類似的熱鬧似乎總逃不過盲從和貪大。一座城市、一個地方真想吸引八方來客,只能靠真正的特色和文化,而不是盲目跟風,貪大求洋,千城一面。
河南浚縣保存了300多處名勝古跡,卻因規劃不合理,開發過度,拆舊仿古,在今年初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文物局聯合黃牌警告。據近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同樣被警告的還有山東聊城、河北邯鄲、湖北隨州市、安徽壽縣、湖南岳陽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云南大理市7個歷史文化名城。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國內有不少于30座城市正在或策劃投身“古城重建”熱潮,重建項目投資從數億元到上百億元不等。
古城重建,一邊“拆舊”、一邊“仿古”,近年來,這樣的新聞屢見報端——2011年9月,江蘇金湖堯帝古城開建,占地千畝,總投資30億元;2012年初,山東肥城“春秋古城”項目開工奠基,計劃總投資60億元,占地2200畝;2012年8月,河南開封爆出千億元打造古城新聞,力爭4年內重現北宋汴京繁華……
重建未必是壞事,至少表明了一些地方對歷史文化的重視,而且一些文物古跡可能確實疏于保護也確有整修的必要,然而讓人憂心的是,時下的古城重建并未完全遵循著保護的原則,而是呈現出一番大拆大建、不計成本的景象。在去年6月召開的“紀念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設立三十周年論壇”上,住建部相關負責人痛批“拆真名城、建假古董”的行為,直接點名山東聊城,“成片歷史街區被拆掉,統一建仿古建筑,一個設計圖紙、一個時間建出來的。”
2011年1月起,住建部與國家文物局聯合開展了首次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工作檢查,結果沒有對外公布,但參與檢查的相關人士曾透露,在全國119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有13個名城已無歷史文化街區,還有18個名城只剩一個歷史文化街區。而按照規定,有兩個以上歷史文化街區的才能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可以想見的是,近年來確有部分文物古建被“保護性拆除”。恢復歷史面貌,以一種不惜血本、推倒重來的方式,以一種遷出居民、圈城收費的方式,究竟是保護還是破壞,公眾質疑不斷。
同樣是以“保護”的名義,近年來國內一些城市、景區的申遺行為亦爭議不斷。不久前,《中國經營報》的一篇報道稱,陜西“絲綢之路”申遺將迎來驗收,漢長安城保護特區管委會官員曾公開表示,作為“絲綢之路”申遺項目之一的未央宮遺址,除了拆遷、平墳之外,還需要進行樹木移植、漢代道路恢復、景區參觀設施建設等,整個項目需要125億元。這個數字遠遠超出了當地財政收入的支付能力,如此奢侈的申遺將給當地今后的發展帶來什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能把這不菲的投入全部用于文物保護,才是當地文物古跡之大幸。
保護古城也好,申遺也罷,難道沒有更恰當的方式?
說到底,古城重建、申遺之類規劃和行為之所以屢遭詬病,其實源于潛藏其背后的經濟動力。一些地方的所謂文物保護,說得冠冕堂皇,實際上摻雜了不少旅游開發、地產開發的因素,大拆大建可以帶動多少招商引資、多少門票收入、多少GDP增長、多少地方政績,一些人恐怕早已垂涎三尺。
歷史文化古跡當然應該保護,但以什么樣的方式去保護才是問題的關鍵。一些地方是真要保護、順便保護還是以保護之名行牟利之實,更需分辨清楚。片面追逐古城重建、申遺的商業利益和地方政績,背離了保護遺產、傳承后代的初衷。這樣的行為應該早早制止和監管,就像此番國家相關部門對部分歷史文化名城黃牌警告一樣。只是這監管的力度和持續性,以及對地方政府今后類似決策的規范,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如果一些地方根本不顧及保護與開發之間的平衡,為了經濟利益一再為所欲為,毀真文物、建假古董,還是早早摘掉“歷史文化名城”的帽子為好。否則就算古城建成了,也不會帶來歷史的厚重感,而是彌漫一種銅臭味兒。
“摩天大樓熱”、“重建古城熱”、“名人故里熱”……每一次的“熱”似乎都是追隨者眾,但類似的熱鬧似乎總逃不過盲從和貪大。一座城市、一個地方真想吸引八方來客,只能靠真正的特色和文化,而不是盲目跟風,貪大求洋,千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