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頻道6月11日電(記者毛振華 鄧中豪 徐岳)記者10日從剛剛在天津閉幕的于家堡論壇年會上獲悉,當前中國城鎮化建設對于擴大內需、改善民生等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但有專家指出,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應謹防城鎮化的“房地產化”傾向,構建立體城鎮化系統工程,從而為“大城市病”的解決提供新思路。
據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王凱介紹,中國目前正處在城市大發展階段。他預測,大約到2030年前后,中國城鎮化水平將達到70%。
“這對于中國社會的發展應當是巨大的轉變過程。”王凱認為。
城鎮化過程中最需引起重視的是人的城鎮化。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金德鈞說,城鎮化的本質是農民不再耕種而來到城市,從事城市的第二、第三產業。
強調人的城鎮化是城鎮化核心內容。金德鈞說:“不解決外來人口與老居民的社會融合問題,城鎮化建設算不上成功。”
事實上,在部分地區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不免會出現“農民被上樓”、征地拆遷矛盾突出、失地人口成為“無業游民”等一系列問題。
在城鎮化問題上,英國倫敦市副市長愛德華·李斯特為中國支招。他說,應妥善制定城市開發政策,確定人口變化情況,合理規劃布局城市。例如,倫敦到2031年將會新增130萬人,辦公區、商鋪、旅店面積等都要增加。建設中我們盡量不改變老城市傳統格局,減少拆遷與建設,不破壞綠地。而是從拓展不同城市功能入手,在交通、環境保護、發展文化中心等方面,讓每一塊土地更有價值。
此外,倫敦進一步推動兩極分化協調的一體化數字聯通,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非常強的數字策略,比如部署遍布各個角落的超高速寬帶基礎設施,推動信息流動。
愛德華·李斯特說,在發展過程中,倫敦注意保持促進政策的連貫性,為經濟發展塑造盡可能好的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環境改善了,自然會贏得更多投資機會,城鎮的發展才有更多可能性。
城鎮化建設歸根結底是人的城鎮化,因此塑造良好的環境對于城鎮化意義非凡。專家還建議加強城市及周邊服務業發展水平,形成功能互補的城市集群。
于家堡論壇年會定位于高端金融論壇,旨在為各國政要、業界領袖及專家提供一個交流國家金融等領域重大國際問題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