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蒲州鎮冒出一樁咄咄怪事:該區一所名叫求真學校的200多名中小學生畢業后個個無學籍。這些“黑戶生”有的不能報考高中,有的想報名轉入好學校都被拒之門外。(6月8日新華網)
外來務工人員多,本地教育資源不堪重負,似乎是一個順其自然、合情合理的借口。然而,200多名中小學生無學籍的教育病垢,又該如何解讀呢?事實的觀察一下這個教育現象,打工子弟學校的標簽,卻真實的存在著,而且和城市格格不入。無學籍,上學難,已經是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每一座城市都恪守著自己的規則,進城打工的萬千勞動者,始終保留著“過客”的身份。隨遷子女“我的學籍在哪里”?難道問的只是孩子的父母嗎?每一座城市的管理者難道沒有義務和責任,來承諾這個答案?
溫州龍灣區義務教育的人數達5萬多,其中外來人口占48%。按人均每年教育投入1萬元計,區政府每年要額外向外來人口投入教育經費2.5億元,相當于額外負擔超1倍的教育投入。這筆帳清晰無比,當地政府已經負擔不起。但,當地只是計算了投入的帳,而沒有計算產出的帳。也就是說沒有計算這2.5萬學生背后的家長,給當地創造多少財富。按照當地的官方統計,溫州龍灣區已經是一個“泊來”的城區。如果非要區分的看,明顯就是一半人口是當地的,一半人口是外來的。說句到家的話,如果沒有外來人口,溫州龍灣區不會有今天的繁榮,甚至可以說,也沒有溫州的今天。
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上學問題,在眾多的城市里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現,這應該是城鎮化建設中的一個瓶頸。同時,也折射出了城鎮化建設中,公共資源配置的缺陷。眾多的市政工程規劃建設,似乎總是少了教育的投入。
國務院參事馮驥才說,過去10年全國每天消失80到100個自然村。不管是自然演進的城鎮化,還是 “把農民從土地上連根拔起”的“被城鎮化”。也不管是過去10年的變遷,還是將來以后的變遷,城鎮化必將是中國發展的必由之路。一個轉型的中國,如果公用事業資源不能合理配置,一味保持著政績的沖動,所帶來的社會負面絕不僅僅是教育一個方面的問題。但,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良好愿景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中,城鎮化建設,真的不應該有“打工子弟學校”這樣的蹩腳符號,也更不應該有沒有學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