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崇義縣龍勾鄉良田村村民王宇明種植的30畝臍橙獲得了大豐收。在采摘臍橙之前,王宇明給村里的臍橙產業合作社打了一個電話,希望得到臍橙采摘、運輸和銷售等方面的服務。兩天以后,20名工人將王宇明果園里的臍橙采摘完畢,裝車運往了果業公司。王宇明說:“有了臍橙產業合作社,施肥、打藥、整枝、采果、跑銷路都有專人分管,分工越來越細,我們果農也省心了。”該縣現有56個農業產業合作社,涉及油茶、生豬、臍橙、南酸棗、毛竹等產業。
崇義縣良好的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形成了毛竹、茶葉、油茶、果業、酸棗、生豬六大優勢農業產業。從2009起,該縣財政每年安排800萬元用于六大農業優勢產業建設,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推進現代化、效益化建設。現在,全縣已完成毛竹撫育3.6萬畝,新增(低改)臍橙3200畝,新增(低改)油茶林2.8萬畝,新增(低改)茶葉1.2萬畝,新增南酸棗2000畝,出欄生豬4.26萬頭。為推進基地建設規模化發展,該縣鼓勵和引導農戶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將山場、農田向產業大戶集中,不斷提高特色產業基地的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該縣財政還每年安排50萬元,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專項發展資金。2009年,全縣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1家,民興贛南臍橙專業合作社等12家合作社被列為“雙千”工程專業合作社。
村容村貌園林化聯動推進
谷雨時節,崇義縣鉛廠鎮關刀坪生機盎然:成片的綠色茶園一直鋪展到視線的盡頭。茶園的周圍點綴著景觀竹、香樟樹。整齊的農家小樓依傍著座座小山丘,一條條潔凈寬敞的水泥公路直通農戶的家門。
這幅動人的圖景源于該縣突出村鎮聯動推進,建立促進改善山區生產生活條件長效機制的“丹青妙筆”。2009年,縣財政安排了建設資金1000萬元以抓好100個新農村建設點的村莊整治任務,實行整村推進,其中省扶點50個。目前,各建設點已全面完成村莊整治任務。為打造各具特色的村莊,該縣按照自然、生態、綠色的要求,注重保護好村鎮的生態原貌,確保村鎮建設的原生態和現代化和諧統一,打造別具風格的精品建設點,防止千村一面。2009年,全縣共打造了鉛廠鎮關刀坪“茶香苑新村”、橫水鎮魚梁“華森新村”、關田鎮下關“百年鎢村”等一批品位高、特色濃、文化底蘊深的特色新村。在開展農村垃圾處理方面,該縣堅持農村垃圾源頭減量化、終端無害化目標,重點從農戶、保潔員、終端處理三個環節實行分類處理,堅持垃圾原則上不出村、不出鄉,按照分散與集中兼顧、焚燒與填埋兼顧等方式進行處理。目前,該縣已建公共沼氣池、漚肥窖150個,垃圾池(焚燒池)232個,垃圾堆放車260輛,發放分戶垃圾桶1.5萬余個。
村民生活城市化惠及民生
近日,鉛廠鎮石羅村70歲的張華民吃了午飯,就習慣地來到村里的“農民網吧”。“我沒事經常來這里,看看電視劇、玩玩游戲,心情特別好。沒想到趕上了好時代,我一個70歲的老人還學會了上網。”張華民饒有興趣地告訴筆者。
讓農民享受市民的現代生活,著力解決農民民生問題是關鍵。該縣在各鄉鎮規劃建設了農民服務中心,通過開展衛生、文化等“六進社區”活動,著力構建便民為民的公共服務體系。縣財政每年安排90萬元開展農民健康免費體檢,目前共為8萬余人進行免費體檢,并建立農民健康檔案,實現衛生資源信息共享和農民就醫“一卡通”。結合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該縣對信息資源服務中心的電子閱覽室、農民書屋、農民網絡學校實行“三合一”,現已初步形成縣、鄉、村三級文化信息服務網絡。為加快建設農村商貿物流體系,建立崇義縣宏勝商貿行和農資有限公司2家符合國家標準的縣級商品物流配送中心,70家鄉村農資配送店和100家日用品連鎖超市(農家店),基本形成了縣、鄉、村三點一線的經營網絡體系。在全省率先推行了農村住房保險制度,由縣財政統一安排農房參保資金,推行農村住房統一保險政策,全縣共有4.4萬農戶參加了保險。2009年“7·3”洪災過后,全縣受損農房獲理賠3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