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全面推進,城市在現代社會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導作用更加凸顯,既是環境資源問題的高發地和社會矛盾的集結場,又是引領和帶動全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引擎和支點。可以說,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直接決定著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綜合實力的提高。
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目前我國城市急需破解的重大現實課題
當前,我國正處在城市化迅速推進的關鍵時期。如何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我國城市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現實課題。
首先,必須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城市的基本內涵。城市是人類文明演進的產物,也是人類文明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城市作為人類的精神家園和文化策源地,是對自然地理空間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利用的生存聚落系統。相對于城市而言,村落似乎是人類的原籍;相對于村落來說,城市是人口集聚的規模化、集約化、社會化程度更高的新家。工業革命開啟了工業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相互促進的新歷史時代,城市迅速增多增大,城市化率大幅攀升。世界城市化率19世紀初僅為3.9%,20世紀初提高到13.7%,21世紀則呈現出狂飆突進的勢頭。2005年城市化率達到48.9%,2007年突破了50%,2010年則攀升至67%。目前,世界上已有近40億人居住在城市。城市已成為更加適宜人們生產、生活、學習、工作和自我完善的美好家園。只有深刻理解城市是人類家園這一本質內涵,才能從根本上把握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
其次,必須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現代城市發展的基本特征。美國著名城市史學者芒福德在《城市發展史》一書中指出,集聚效應和系統效應是現代城市最重要的兩個特征。現代城市建立在生產的高度社會化和專業化基礎之上,高度分工和高度協作帶來高效益,使城市成為經濟中心和生產力源泉。現代城市的社會組織發達,社會結構復雜,人際關系多元。城市還是文化的容器,集中了各類社會精英,是人類文化創造和傳播的中心。
同時,城市的發展又密切依賴于環境和資源的承載能力。從環境看,城市選擇并依存于較為適宜人類生存的自然地理區位,以大量、密集的人工設施高強度地改變了自然環境。可以說,城市人工環境的工程化程度愈高,以現代科學技術對環境容量的人為提升度愈大,那么城市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就愈脆弱,城市生態環境問題也就愈尖銳。從資源看,城市是各類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集聚節點、流通樞紐、轉換中心和終極消費地。城市運營所需的大量資源由城市外部提供,尤其是由周邊腹地供給。城市自身資源稟賦、城市吸納和獲取外部資源的能力、城市利用和轉換資源的效率,是構成現代城市經濟素質和比較優勢的基本要件。
只有當城市規模與環境容量和資源保障相協調時,城市系統才能發揮最佳集聚效應和放大效應。
總之,城市是一個要素多元、結構多重、功能多樣的復雜系統。假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現代化、協同化、精細化、人性化和效能化水平不能相應地予以提高,城市發展就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問題,出現各種類型的城市病。這方面的經驗教訓是大量而深刻的。
第三,必須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我國城市發展的當下特點。目前,我國正處在城市化率30%~60%之間的城市化快速推進期。這是城市面臨可持續發展壓力和問題比較集中的敏感時期,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基礎和能力建設最為關鍵的特殊時期。
我國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路徑
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在統籌考慮當下發展和今后發展的基礎上,妥善處理好城市發展過程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首先,構建生態型城市。工業化為城市發展創造經濟基礎和技術手段的同時,也在相當程度上帶來了城市生活疏離自然界、人居環境惡化等問題。20世紀80年代,一位蘇聯生態學家提出生態城市概念后,較短時間內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確認和推廣。生態城市中的生態,已不僅僅是指傳統的自然生態,而是一個內蘊經濟、社會、文化、自然等諸多內容的綜合概念。建設生態城市也越來越成為城市競爭的焦點,國內很多城市把建設生態城市、園林城市、山水城市、森林城市作為主要目標和發展模式。筆者認為,現代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應把建設生態城市作為工作切入點,使之成為解決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矛盾的突破口。
其次,打造經濟高端化城市。經濟高端化城市是指在區域經濟、國民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分工和競爭中,占據產業結構和價值鏈高端的城市。一個城市要增強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并在帶動周邊區域可持續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必須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調整改造和轉移替代傳統制造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加快培育現代新興服務業,完善城市服務業體系,重點強化外向化服務功能。具備條件的大中城市、區域中心城市,要率先形成服務業占主體、外向化服務產業和功能比較完備的高端化、服務化城市經濟結構。
第三,建設數字化城市。自1998年美國提出數字地球概念后,數字城市概念迅速成為一個世界性熱點話題。國內眾多城市在“十二五”發展規劃中都提出了建設數字城市。城市的高度信息化和數字化,將會極大地調整、優化人們的思維方式、學習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以及整個城市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對于城市加強對內對外的信息處理、過程控制、系統集成以及提高效率、降低消耗,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建設創新型城市。世界公認的步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4條基本標準為:研發投入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在2.5%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在6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在30%以下;創新產出高、發明專利多。按照上述以科技創新為主的標準體系衡量,國內大多數城市都與之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建設創新型城市,既要緊緊把握科技創新這個核心環節,又要積極推動思想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創新、機制體制創新以及對外開放創新、企業管理創新和城市管理創新等方面的系統創新。建設創新型城市,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是把城市導入可持續發展軌道的根本途徑。
第五,建設文化特色城市。文化是城市的靈魂,特色是城市的根基。一座城市繁榮與發展的過程,也是其文化特色弘揚和再造的過程。一般而言,城市文化特色外現于城市的品牌形象,內化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取向。因此,只有站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發掘和整合城市文化資源,認知和傳承城市文化傳統,重塑和強化城市文化特色,才能實現城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才能為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第六,建設低碳化城市。低碳經濟是建立在以能源的清潔開發與高效利用基礎上的,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核心,以低能耗、低排放為主要特征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作為大量消耗能源、污染環境的城市,采用低碳經濟模式,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筆者所理解的低碳城市,是指全面采取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經濟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城市。建設低碳城市的核心是對城市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產業結構和經濟形態以及居民生存發展觀念進行革命性變革,并通過技術創新、產業調整等措施,加大降低碳排放力度,逐步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建設低碳化城市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能夠極大地提高城市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