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樣的土地條件,就會有什么樣的增長方式,也就相應有什么樣的城鎮化模式。
為了實現有質量的增長,土地改革是最為重要的突破口之一。
巴曙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土地作為最為關鍵性的生產要素之一,土地改革貫穿于“三個十年”,釋放了較為顯著的“制度紅利”,成為中國經濟持久增長的重要基礎。從這個角度看,土地改革是最大的改革之一,也是最大的紅利來源之一,歷史經驗已經揭示了這一點。
20世紀80年代,圍繞農村耕地的承包制改革和圍繞城市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改革是這個時代的兩大標志性事件,兩大制度性突破釋放了土地作為生產要素和資產的產出功能,分別實現了土地與勞動力、土地與資金的市場化結合。
20世紀90年代的土地改革體現在三個層面:第一是1998年城市存量住宅的私有化改革,表面上看是住宅改革,內在的實質是存量住宅用地的私有化改革。第二是1998年之后,城市增量住宅的供給開始更多地采用市場化的商品房模式,這相當于增量住宅用地的市場化改革,使得城市家庭可以作為居住用途,也可以作為資產配置用途以市價購房。第三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讓收益分配中的分成率改革。
進入新世紀,最重要的土地改革是經營性用地的交易機制改革,2004年國土資源部出臺的新規定要求,不得再以歷史遺留問題為由采用協議方式出讓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所有經營性用地必須通過“招拍掛”方式出讓。這種出讓方式的變革標志著城市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的基本完成,使得土地價格靈敏反應市場需求,也能促進土地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通過對土地改革歷史的回顧,可以發現圍繞土地的改革一直處于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的基礎地位,改革所引發的土地條件轉變起到了支撐高速增長和經濟轉型的作用。可以確定地說:有什么樣的土地條件,就會有什么樣的增長方式,也就相應有什么樣的城鎮化模式。這個判斷可以進一步細化為以下各點:
第一,土地由農業用途向工業用途、再向服務業用途轉換的過程,本身就是從較低的農業生產率向更高的工業生產率轉換的過程,也就相應是經濟增長動力不斷轉換的過程。過去30年的土地改革正在實現了這種土地用途的轉變,才促成了中國的高速增長和快速轉型。
第二,土地通常被看作是最安全的資產,可以作為銀行融資的抵押品,從而家庭儲蓄通過金融機構向企業和政府部門轉移的這種供給渠道形成,儲蓄被用于企業設備投資和政府基礎設施投資,這種投資則為產業結構的轉變提供了可能,從而提高了產業的勞動生產率。
第三,土地用途的轉換和儲蓄與投資渠道的連接最終促進了生產和就業結構的轉變,這種轉變發生的地理空間往往會形成新興城鎮或者擴大現有城鎮,城鎮如若形成,則會帶來消費方式和居住方式由農村向城鎮的收斂。一般來看,這正是城鎮化的一個自然過程。正是基于這種思路,可以認為,城鎮化事實上正是土地用途轉換、增長方式轉變的結果,也是生產和就業結構轉變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