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5-08 21:15:07
來源:解放網-解放日報 作者:肖金成
城鎮化戰略已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但對城鎮化的認識仍不是很一致,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一些學者,更多重視的是城鎮化的外延。他們認為城鎮化就是加快城市和小城鎮建設,還有人認為城鎮化就是把農村建設成為城市。所以就有了“土地城鎮化”、“農村城鎮化”的概念,在實踐上則出現了“圈地運動”和“造城運動”。凡此種種,均不同程度地忽視了城鎮化的本質。我認為城鎮化的本質可概括為四個字:農民進城。人的城鎮化才是城鎮化的本質含義。
要讓農民進得來留得下過得好
城鎮化是農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實現,農業需要的勞動力越來越少,農村富余勞動力越來越多。農民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必然從農業之外尋找出路。而工業和服務業大多聚集在城市和城鎮。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對勞動力的需求越來越大,需要從農村吸納大量的勞動力。因此,可以說,城鎮化是伴隨工業化和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城鎮化水平用城鎮化率來表示,城鎮化率就是城市和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也就是說只有城鎮和城鎮人口的增長才能提高城鎮化水平,城市占地的增加,城市范圍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城鎮化水平的提高。
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制度上的最大突破除了實行承包制之外就是允許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到2012年底,全國進城務工農民數量已超過2.5億人,成為我國諸多行業中產業工人的主體力量。但舉家外出的務工農民數量僅有3000萬人,其他的人多為一個人進城,這些來自農村的務工者是城鎮化的一部分,但卻是不完全的一部分。他們周而復始地在城市和農村流動,成為“兩棲人”和“城市邊緣人”。
城市常住人口既包括城市居民也包括長期在城市工作的農業轉移人口。城鎮化的本質含義就是將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轉化為真正的城市居民,但長期以來,農民雖進了城,但沒有改變農民身份,沒有享受市民們享受的福利和保障,沒有享受或很少享受城市政府的公共服務,譬如子女就學、醫療保險、失業保險、養老保險等等,改變戶籍更是難上加難。為此,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問題和城鎮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推進城鎮化或者說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就是讓農民進得來、留得下、過得好,把這三條解決了,我國的城鎮化就實實在在地推進了。
實現市民化首先是福利和保障
如何實現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很多人首先考慮解決農民工戶籍問題,但是戶籍問題的解決確實非常難。實際上戶籍不僅僅是一個戶口問題,而是附著在城市戶口上面的福利,這才是它的要義。所以,問題的關鍵是讓農民工享受到和所在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和保障。我的一個整體思路就是,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從解決進城農民的福利和保障開始,最后解決其戶籍問題。
有很多人認為,為農民工提供保障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我不這樣認為,因為事實上農民工的保障是自己為自己保障。如果農民在進城的第一天起就繳納他的社會保障金,比如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由自己和所在企業交錢,那么累積起來就是自己為自己保障。但遺憾的是,因為沒有及時建立這樣的社會保障制度,或者說沒有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導致目前要在短時間內解決這一問題變得比較困難。多數農民工是跨地區、跨省流動的。大城市以及東部沿海地區的政府和居民都期望年輕的農民來打工,貢獻青春和活力,年老的時候再回到農村去,但缺乏讓農民工全家進入城市共同生活的準備。可見,在認識障礙以外,還存在一個利益障礙。要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必須消除利益障礙。再看住房問題,總體上我不認為這構成農民進城的障礙,因為買不起房子可以租房子。城市政府也可以建一些廉租房,專門面向進城農民,以便盡可能改善農民工的居住問題。
城鎮化不僅為工業化提供人力資源,不斷擴大市場需求,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也將促使城鄉結構調整和縮小城鄉差距。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更是城鎮化戰略的核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2020年的基本目標。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市和城鎮轉移,提高我國的城鎮化水平,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農業現代化的順利推進,需要將滯留在農村的大量富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和城鎮的二、三產業,也要有序轉移一批農村人口,擺脫目前嚴重失調的人口城鄉分布格局對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制約。城鎮豐富的教育資源和高效的資源利用有利于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也有利于減輕生態脆弱地區的壓力,從而改善生態環境。
此外,推進城鎮化也有利于解決長期以來難以解決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我國目前農業增加值僅占十分之一,但農村窩積了太多的人口,農村人口將近二分之一,這是城鄉差距難以縮小的根本原因。要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而減少農民的主要出路就是讓農民轉移出來,歸根結底,我們要靠農村人口大量轉移來解決農民的專業化問題和經營規模擴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