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前沿理念
新城相對于老城而言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于它是新規劃的,因此,它可以充分吸取過去城市發展的經驗與教訓,結合自己的特點與前沿理念接軌,使自己變得更舒適、高效和富有魅力。那現在城市發展有哪些新理念和新趨勢呢?
一、以人為本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并強調“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對于城市發展建設而言,人是城市的主體,“以人為本”進行城市規劃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成為我國城市發展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
總結世界城市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出,在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后,城市由“為神而建”、“為君主而建”步入“為機器而建”階段,如寬闊的馬路是為了跑汽車,摩天大樓用于商貿……這樣的城市設計并非是直接出于人的生活、居住考慮,人的步行、休閑空間正在一點點減少。城市沒有體現以人為本,這是造成目前很多城市弊病的根本原因。
我們認為,新城建設必須確立人是城市存在和發展之根本的理念,確認人在城市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和突出對人的關照,真正把城市建設成為適宜人們生活和居住的城市。任何建筑、設施的建設,都是為了使城市中的居民感到更加舒適和便利,而不能本末倒置,將城市建設成為建筑、車輛等物質的堆積地,成為只見“物”不見“人”的城市。
當然,不管哪個新城,不管做得再差,決策者都會認為這是以人為本。即使它是“以車為本”,也會常常被詭辯成以人為本——“車還不是為了讓人更方便嗎?”因此,在此我們要特別說明,我們這里講的“以人為本”是以大多數人為本,以實現大多數人的理想生活為最終目標,只有這樣的新城才能真正做到“讓生活更美好!”
二、永續發展
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主要是指當代發展不能犧牲后代利益,主要體現在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上,對于城市而言,就是城市不過度地消耗資源和排放廢棄物,城市消耗和資源再生速度保持平衡、城市污染物排放和生態系統自凈能力平衡。
千年之前的古城樓蘭,是西域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是來往商賈在熙熙攘攘的商道上最渴望的地方,但后來它卻仿佛在一夜之間從地圖上被抹去,在漫天的黃沙中消失,湮滅于古籍的記載中。根據現在的考古發掘結果,樓蘭滅國的一條相當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的建設者和所有者完全輕視了可持續性發展的規律,大肆、過度利用著當時的水源以及森林資源,直到最后人口增幅超過了土地以及其它資源能夠承載的極限,于是出現了“城死人失”的結果。這個案例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城市以人為本沒有問題,但是人類不能只考慮自身需求的滿足而忽視與環境、資源等的協調。
我國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城市化進程大大加速,與此相伴的是諸多城市問題的產生。如綠色空間的急速減少、交通擁堵、住房緊張、垃圾激增、空氣污染、水源短缺等問題直接影響了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特別是以GDP增長為唯一目標的發展方式,一定程度上也以犧牲環境和居民生活質量為代價,目前許多城市已經出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危機。我們今天的一些行為,其實正在扼殺未來子孫后代的命運……
現在,雖然各國對建設理想城市的理念不盡相同,但幾乎所有國家都一致認為,可持續發展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大趨勢。正如比利時城市中心管理協會主席讓·盧克·卡隆熱所說:“可持續發展應是建設美好城市的指導思想?!痹谖鞣揭恍┌l達國家,人們并不認為目前居民生活水平高的城市就是好的城市,他們更在乎城市是否可持續發展,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城市才可能成為他們眼中的理想城市。
三、低碳生態
可持續發展對于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怎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全球氣候不斷變暖的情況下,城市作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源頭,選擇怎樣的發展之路成為擺在我們面前迫切而現實的問題。
生態城市這一概念是在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mab)”計劃研究過程中提出的,一經提出就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并逐漸成為各國城市發展的戰略方向。生態城市的本質“是一種不耗竭人類所依賴的生態系統和不破壞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為人類居住者提供可接受的生活標準的城市”(R.White,2009)。生態城市的概念是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對人與自然關系認識的不斷升華而提出來的,它不僅反映了人類謀求自身發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體現了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更加深刻的認識。生態城市的核心理念在于“和諧”,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建設生態城市的選擇是人類邁向生態文明的必然路徑,也是城市未來發展的理想方向。
低碳概念是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倡減少人類生活、生產活動中溫室氣體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我國學者首先把生態和低碳概念結合起來,提出“低碳生態城市”[ “低碳生態城市”概念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仇保興副部長在“2009城市發展和規劃國際會議”的主題報告中率先提出。]的概念。低碳生態城市是在城市空間內發展低碳經濟,改變生活方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化與改善能源結構、降低能源消耗、發展低碳技術、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溫室氣體的排放,從而延緩氣候危機出現的低碳發展道路。“生態城市”與“低碳城市”有著密切的關系,生態城市有更為綜合、更高、更長遠的目標,涵蓋的范圍要大于低碳城市。在當前的低碳時代,“低碳”毫無疑問地成為了生態城市發展、規劃、建設的一個需要優先突破的領域。
建設“低碳生態城市”在城市規劃和發展方面一般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注重生態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與改善是生態低碳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生態城市建設的初衷。2. 發展綠色交通。發展公共交通和新能源汽車,控制礦物能源汽車的使用,提倡自行車、步行等慢行交通。3.空間布局體現緊湊性、混合性。就業、居住、工作、公共服務設施等用地空間布局和空間尺度決定了居民的出行距離和可能采用的交通方式??偟膩砜?,空間布局緊湊、增加用地混合性、縮小街區尺度、增加路網密度將有利于減少出行距離,并引導步行、自行車等綠色交通模式,同時還能夠更加節約能源。對于大城市來說,分散的就業中心有利于促進職住平衡,減少通勤距離。4.倡導循環經濟。淘汰耗能大、產能過剩的企業,改變產業結構,實現循環經濟,以清潔能源逐步取代礦物能源。5.推行低耗能的綠色建筑。優化建筑設計、采用低碳綠色建筑技術,可以降低建筑能耗占城市能耗的比重。最后要提倡節能低碳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領域的方方面面,以至涉及價值觀和審美觀等。
當前,我國的“低碳生態城市”發展也已進入一個全新時期,以天津中新生態城、唐山曹妃甸生態城等為代表,低碳生態城市建設逐漸從規劃走向實施??傊?,目前“低碳生態城市”發展已從象牙塔中走出來,由專家學者的個別呼吁走向廣泛的社會認同,由純理念式的謀劃和構想走向實實在在的建設行動。
四、科技引領
在宮崎駿的動畫片《天空之城》中,城市以一棵巨大的樹為核心漂浮在空中,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在天空中和諧發展;在好萊塢大片《第五元素》中未來的城市交通網是全立體的,車輛在縱橫交錯的空中航道上井然有序的飛馳……其實,科幻片中神乎其神的城市神話并不遙遠。今天,人們懷著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理想,正在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使城市能夠更快更智能地感知和交換信息,由此城市正逐漸變得“更智慧”。讓我們來看看一些發生在世界各城市的顯著變化:
如果你駕車進出斯德哥爾摩市區,你將會被按照時段征收“道路堵塞稅”。不過用不著在收費站前面大排長龍,也看不到收費員,你甚至無需停車,一切都在你經過路口的時候通過智能系統自動完成了。通過分布于斯德哥爾摩城區出入口的18個路邊控制站上的攝像頭、激光掃描系統和安裝在機動車輛上的傳感器,這一過程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當車輛經過控制站時,控制站的攝像頭會被激活,拍下車牌照片,控制站和機動車上的傳感器之間會交換信號,記錄下時間、日期和繳稅金額,然后直接從駕駛人的授權銀行賬戶中扣除。這是目前可以實現的城市智能交通。而2009年1月15日發生在紐約的全美航空公司1549航班迫降事件,從客機撞鳥,迫降入河中開始,僅過了幾十分鐘,146名乘客以及5名機組人員就已全部獲救,之所以這么快速順利地處理這場“事故”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利用了高效的信息技術系統……
從上面的實例可以看出,信息技術正在幫助眾多國家有效緩解城市的系列問題,如交通壓力和公共應急措施,以及環保治理污染等問題。信息技術使城市變的越來越高效和“智慧”。就此,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就是通過互聯網把無所不在的、被植入到城市各類設施的、智能化的傳感器連接起來,形成物聯網,實現對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城市因此將“更加快捷、更加聰明”。
目前,上海、南京、寧波、深圳、武漢、佛山等國內城市已紛紛啟動“智慧城市”戰略,相關規劃、項目和活動漸次推出,進入了我國智慧城市的第一梯隊。未來,智慧城市將持續成為全球城市發展的新熱點,建設和發展智慧城市已蔚然成風,大勢所趨。
五、舒適宜居
宜居,就是適合人類居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自身居住、生活條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于是,發達國家出現了以關注人居環境提高為目標的城市發展理念。早在1976年,聯合國就召開了首屆人居大會,1989年開始創立全球最高規格的“聯合國人居環境獎”。而在我國,在2005年國務院正式批準的《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 中,首次提出了 “創造充分的就業和創業機會,建設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這一概念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并成為指導城市規劃和建設的重要理念。
那么什么樣的城市是宜居城市呢?諸多學者和組織紛紛提出了基于自身認識的評價指標體系。如英國的《經濟學人》信息部(EIU),將治安、醫療、教育、公共設施建設、文化與環境5項指標作為評價宜居城市的標準,其在2011年8月評選的世界宜居城市排名中,墨爾本、維也納、溫哥華、多倫多、卡爾加里、悉尼、珀斯、阿德萊德、奧克蘭10座城市位居前十。中國大陸有8個城市上榜,排名最好的是第72名的北京,其次分別為蘇州(第73位)、天津(第74位)、上海(第79位)、深圳(第82位)、大連(第85位)、廣州(第89位)、青島(第98位)。
而2007年中國城市科學學會公布的《宜居城市科學評價標準》中,則從社會文明度、經濟富裕度、環境優美度、資源承載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六個方面評價宜居城市。自該標準公布以來,已有上百座城市申報中國宜居城市。在2011年的評選中,青島、蘇州、貴陽、合肥、金華、威海、云浮、信陽、鎮江、綏芬河10座城市成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城市作為人類聚居的重要場所,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城市的宜居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可以肯定,宜居城市將成為城市建設和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在建設宜居城市的過程中,需要著重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是要保持優美的自然環境,加強對自然生態的保護和環境污染的治理,使城市居民能夠呼吸新鮮的空氣、飲用干凈的水、擁有安靜的工作居住環境。同時,要有貼近自然的公共空間、綠樹成蔭,居民能方便接觸到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氣息等。其次,要營造和諧的社會人文環境。通過有效的社會管理和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使城市有安全的治安環境、社會穩定、良好的住房條件、與收入水平相適應的住房成本、親和的鄰里關系、富有特色的文化、便捷完備的公共服務、公正平等的發展機會等,居民能充分享受豐富多彩的現代城市生活,能將城市視為自己物質和精神家園。第三,要打造繁榮的經濟體系,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宜居城市建設離不開經濟的繁榮,只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才能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和較高的收入,也是建設宜居物質環境的經濟基礎。但是,經濟發展的目標不再是僅僅追求數字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要以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數為目標。
六、緊湊布局
緊湊型城市是針對解決城市空間無序蔓延發展,以及由此引起的交通、環境等問題而提出的一種城市可持續發展理念,其源于上世紀80年代的歐洲,隨著我國城市發展面臨著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問題,以及在建設資源集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背景下,緊湊型城市逐漸被我國城市規劃學界所接受。在歐洲,緊湊型城市理念已被認為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理念,而我國在2005年的第三屆中國人居環境高峰論壇上,專家呼吁大力發展緊湊型城市。
隨著研究的深入,緊湊型城市的內涵也逐漸擴展,關于其概念也眾說紛紜。但其核心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城市規模適度和空間結構緊湊。即城市的空間利用應高密度的集約發展,而不應該采取低密度的發展方式。緊湊城市理論認為,較高的城市空間密度,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從而能夠減少對鄉村土地的需求,避免對鄉村的破壞。同時,緊湊城市理論還強調,要反對城市空間的無序蔓延,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攤大餅”,要對城市的增長速度、用地增長、城市的邊界擴張等進行有序的控制。如英國采取設置永久性綠化帶的形式,作為城市的邊界,防止城市蔓延。
二是城市功能緊湊混合。即反對城市功能分區,強調城市土地混合使用。緊湊城市理論認為,《雅典憲章》以來的城市規劃設計,將互有聯系的城市各功能分散布局,帶來了居住與工作分離,產生大量交通流量,帶來了低效率,使人們的生活簡單機械,枯燥而缺乏活力。因此,主張功能混合,將學校、商店與辦公及休閑娛樂設施高密度、高度混合布局,以減少交通壓力,使人們能夠方便的從事工作和生活、娛樂等活動。
三是提倡以公交主導的出行模式。以小汽車為主的出行方式,帶來了大量的廢氣排放和能源消耗,被認為是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的重要原因。在城市空間高度密集的布局形式情況下,采取公交為主導的出行方式能夠大大減緩城市的交通擁擠狀況。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緊湊城市雖然強調城市高密度、集中布局,但是并不意味著要放棄必要的綠化用地,而是要求在緊湊的城市空間結構之中有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舒適安全的生活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