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存量調整代替增量
要把人均城鎮建設用地100平方米作為重要控制指標,避免走攤大餅式的老路。
對于新型城鎮化來說,目前的土地制度不可持續,已經形成共識。關鍵在于如何進行改革,目前來看,思路就是用調整存量的方式代替增量發展的模式。
“我國人均平原面積只有800平方米,絕大多數的事情都要在這些面積上做文章。”楊偉民表示,“今后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土地城鎮化方面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在存量上做文章,不要再去做增量的文章”。
楊偉民明確表示,“要減少工業用地,適度增加城市居住用地”,“我國有5萬~6萬平方公里的生產用地,我們的居住用地和工業用地的比例是1.5∶1,許多城市更低,工業用地甚至比居住用地還要多;但日本三大都市群的居住用地是3700平方公里,工業用地只有600平方公里,比例是6∶1;法國大巴黎地區居住用地是1100平方公里,工業用地是205平方公里,比例是5∶1。所以工業占地不能再按照過去的速度站下去,而是要減下來。”
胡存智在該次論壇上也建議“用土地存量替代增量”,“就是土地的增加逐步減少,而是在城鎮化過程中用土地的流量來替代,也就是說增加新的建設用地的時候,要消除一部分舊的建設用地”。
徐憲平明確表示,“要把人均城鎮建設用地100平方米作為重要控制指標,避免走攤大餅式的老路”,同時還要“探索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相掛鉤的政策”。
一位與會專家對《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說,“城市規模擴張沖動與土地財政密切相關,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農村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是一種較好的方式。想要用地指標,先增加人再說”。
關鍵在于執行力
把每年的土地分配指標和人口戶籍化的指標結合起來,這比什么都管用,那個地方要地,就得安排農民入籍。
也有專家擔心所謂的新型城鎮化搞成一場運動,變成一場災難。
“我們不能只講良好的愿望,不討論制度怎么變革,良好的愿望是沒有用的,因為大家面對的都是一些現實問題。”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教授認為,新型城鎮化應該這樣規劃,“比如我們現在農民工有2億多,流動人口還有7000多萬;再過20年,我們的城鎮化率將達到75%左右,也就是說至少有6億人需要在這20年里安排,每年至少要安排3000萬人,這3000萬人怎么安排?錢從哪里來?這才叫實打實的規劃。”
華生教授舉例稱,國家規定地級市以下放開了戶籍,但長三角也好、珠三角也好,很多中小城市的外來人口遠高于戶籍人口,沒看到放開戶籍,現在重提放開,誰給錢讓這些地方放開戶籍?這些問題都要落實。
“很多政策的執行是有問題的。”華生教授表示,“十八大講我們要區分公益性以及非公益性征地,縮小征地范圍,但我們每天在做的不是區分,而是無論公益、非公益都要同地同價”。
華生也建議,要改變我國只管土地指標不管人口指標、土地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脫節的現狀,“把每年的土地分配指標和人口戶籍化的指標結合起來,這比什么都管用,那個地方要地,就得安排農民入籍,比如一畝地安排10個人,安排的越多越好,這樣才有可能把地方政府的行為調整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