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4-13 12:26: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潘清
新華網上海4月13日電(記者潘清)中共十八大以來,新型城鎮化被視為未來拉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引擎”。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近日在上海表示,新型城鎮化的關鍵在于“人”的城鎮化。
在華僑銀行(中國)近日舉行的“春天論壇”上,巴曙松以《中國的城鎮化轉型》為題發表演講。
巴曙松援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的話說,21世紀中國的城鎮化和以美國為首的新技術革命將成為“影響人類的兩件大事”。
巴曙松表示,過去20年中國的城鎮化重點體現在生產結構的轉變,而就業結構的轉變落后于生產結構的轉變。2011年第一產業產值占比為10%,但就業占比達到35%。與此同時,消費模式和居住方式的轉變基本處于停滯狀態,表現為城鄉消費和城鄉居住方式存在巨大差異。
在巴曙松看來,中國的城鎮化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幾大問題,包括農業人口向第二產業轉移的速度遠大于向第三產業,不同區域之間城鎮化進展差異非常大;常住人口城鎮化速度與戶籍人口城鎮化速度不一致;土地城鎮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鎮化速度等。
“中國的土地城鎮化是一種過度偏向生產型而相對忽略消費型的模式,城鎮化用地中工業用地占比過高,導致土地使用效率在降低。”巴曙松說,新型城鎮化的關鍵在于“人”的城鎮化,農村轉移人口的城市化將成為核心內容。
在巴曙松看來,作為城鎮化的三大要素,未來10年中國人口能力將發生某種程度的逆轉,土地擴張速度將有所回落,資金的相對稀缺程度也會發生變化。
“基于要素條件的變化,產業布局將在沿海與內陸城市之間重新調整,制造業遷移趨勢將加速推進。”巴曙松說,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的人口已經過于密集,未來應著力發展城市集群,以承接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農村人口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