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新平臺上,如何進一步提高城鎮化質量,真正實現“人的城鎮化”?城鎮化率已達85%的無錫新區,作出了積極探索。
對從沭陽來無錫打工、剛剛和新區一家企業簽下用工協議的李秀芳來說,春天的好消息來得格外早。去年初,她在當地租了一套房子,再加上剛剛簽下的這份“固定工作”,她6歲的兒子不用交借讀費,就可以和城里孩子一樣在家門口上學了。李秀芳得意地告訴記者:“房子還裝了物聯網防盜窗,特安全。健康保姆定期上門看病,一起來住的婆婆可滿意了。”
只需在當地有固定工作、固定住所,子女即可就近入學,無需額外支出無錫市委常委、新區黨工委書記許剛說,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均等化的制度設計,讓失地農民、外來民工共享同城待遇,真正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失地農民市民化,就是要讓他們和城市居民共享同城待遇。早在2009年,新區就實現了養老、醫療及低保標準的城鄉并軌。18.7萬失地農民得到了相應的補償,其中7.5萬失地農民全部納入城鎮職工社保,就業后同樣享受“五險一金”,6.5萬失地農民納入了居民養老保險,享受相應待遇。不僅如此,在教育服務、公共產品供給、公共資源配置等方面,也確保城鄉居民完全一樣。
失地農民進城后,往往會因拆遷補償得到幾套房子,如何讓農民的財富增值?新區在全國首創富民合作社,合作社將拆遷戶的安置房折價入股,通過市場化手段進行資本運作,確保入股農民3年內每年有固定的分紅回報;3年后,可選擇繼續持股,也可選擇退股拿房。截至目前,無錫新區已建成5家富民合作社,累計分紅達5.6億元。
“房權換股權”合不合算?今年69歲、家住新區新安街道的顧永琪老人向記者算了筆賬。他是2008年6月入股的,290平方米的房子按2000元/平方米的價格,折價58萬元入股,每年至少拿8%的回報。如果當時他選擇拿房子,就算現在3套房子都已經拿到手,根據當地的租金水平,一個月的租金也就2000元。也就是說,入股的收益幾乎是房子出租的兩倍。如今,老顧每個月的分紅加上社保養老金能有5000多元收入,早晨逛公園、下午聽錫劇,有空了還能和老伴去旅游,日子過得很舒心。
讓農民在城里過上體面的生活,就業是抓手。許剛對記者說:“城鎮化,不是簡單地讓農民脫了草鞋進城,而需要通過產業吸納就業,通過培訓促進就業,讓他們真正融入城市。”
近年來,無錫新區通過打造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積極構筑通暢的就業信息渠道和網絡,通過崗位援助、社會保險援助及托底安置等措施,幫助失地農民“端上飯碗”。根據規定,區內企業每吸收一名35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就業,每個月能得到200元補貼。另外,大量的安置房小區為“4050”人員開辟了保潔、綠化等公益性崗位。對自謀職業的失地農民,新區各街道承擔其50%的社保繳費。旺莊街道的創業孵化基地還通過制定創業服務項目重點扶持自主創業人員,該街道自主創業農民多達2500多人。
目前,新區以高端制造業、服務業為主的新興產業占比已達56%,在這種工業格局下如何推進城鎮化?新區一方面加大引進高端人才的步伐,推出各項優惠政策吸引本地大學生畢業后回鄉就業。目前,新區就業人口中大專以上學歷占比達39%,碩士以上學歷占比達11%。另一方面,加大了對進城農民的培訓力度。無論是政府培訓、還是社會培訓,農民都可以根據菜單獲得職前培訓,培訓費用統一由政府買單,外來民工只要與本地企業達成就業意向,也可享受免費培訓。有關負責人說:“免費培訓,也是為了讓進城農民更好地融入城市。”
這些年來,通過推進充分就業、股份經濟、社會保障等工程,一個區街聯動、全方位多渠道的富民增收長效機制已在新區建成。2012年,新區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達23250元,領跑全省。值得一提的是,在保證工資性收入的基礎上,新區農村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占比正逐年提升。截至2012年,新區居民以房屋出租、物業投資、土地征用補償性收入、集體股份分紅等為核心的財產性收入,占收入比重已達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