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著名學者黨國英教授來鎮江調研,剛下車時他建議鎮江不妨去山東德州看看。然而,當在鎮江跑了一圈后,他感慨地說,德州應該來鎮江考察!在他的牽線下,德州果真派來了考察團。促成黨教授態度180度大轉彎的,是鎮江正如火如荼推進的“三新”建設。
自2010年起,鎮江市15個鎮、101個社區開展新市鎮、新園區、新社區建設試點,把企業集中到工業園區發展,把村民集中到城鎮及集中安置區居住,把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力推城鎮化走提升內涵新路。鎮江市委副書記李茂川說,推進“三新”建設,有利于轉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有利于城鄉發展一體化,有利于集約發展、科學發展,一石三鳥,一舉多得。
丹陽順泰公司是一家汽車配件企業,這幾年想要擴大再生產,數次申請,可鎮里卻再也騰不出更多的土地。丹陽市委常委、界牌鎮黨委書記王東良說,為解決這些問題,鎮黨委果斷決策,推進“新市鎮”建設:在鎮上規劃建設“界牌新村”,把178個自然村3942戶的1.5萬多位農民全搬進新村,將騰出的用地加以統籌利用。其中,2000畝用來建能容納1萬多人的集中居住新城;4200畝用來建工業園,接納全鎮5000多家民企及個體戶;剩下的地,部分用于建公共設施,其余全部復墾。
蘇南發展得早,煩惱來得也早:企業分布太散太亂。建設新園區,不僅實現企業集中、資源節約和土地集約,而且,昔日分散在各村的企業一旦入園“集中居住”,企業之間有了比較,危機意識和創新意識大大增強。在后巷,鎮黨委把新園區建設作為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的抓手,通過規劃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發展循環經濟,帶動經濟轉型升級。兩年多來,鎮江新建工業園區標準化廠房726萬平方米,新增入園企業847家。
除了工業園區,農業園區也是“三新”建設的重要內容。走進鎮江新區平昌新城,記者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安置5萬農民的集中居住小區。2009年,鎮江新區結合“萬頃良田建設”,將3個鄉鎮34個行政村的1萬多戶農民遷進集中小區?!鞍徇M來以后,變化可以說是天翻地覆,以前的生活跟現在沒法比?!本用駥O俊華說,進城前,自己是新區丁崗鎮章村村農民,家里有3畝地,一棟1994年蓋的房子。拆遷后,家里拿到33萬元補償款,拿著補償款,以每平方米1000元的價格,在平昌新城買了兩套房子,3畝多的承包地則以每年每畝850元的價格流轉出去,生活境遇大大改善。
在句容后白鎮現代農業產業園,記者看到,這個規劃面積達2.8萬畝的農業園區,有高效設施園藝區、農作物種子種苗區、物流商貿區、綜合管理服務區,巖藤農業、豐潤農業、古村中藥材等一批農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已入園,園區投資超過2億元,年銷售收入突破3億元。
“推進三新建設,第一位的事情是要保護好進城農民的權益?!辨偨修r委主任何培樹說,農民“洗腳進城”,為構建城鄉統籌發展新格局作出貢獻,必須得到應有回報,讓他們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是“三新”建設的基本目標。在界牌,鎮黨委、政府給進城的農民設置9道保障線:失地農民最低生活保障,每人每月120元,退休后每人每月200元;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商業保險;企業每征一畝地安置3名勞動力;設立愛心基金;新農保;土地承包收益金全額返還。線線連網,“織”出新市民的幸福無憂。